12月爬大壩前確認要去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基地營,為了怕自己想多了,趕緊繳費報名,這次參加的是小謀老師的團,費用是10萬元含來回機票,自費部分要加上裝備準備、過境簽證等當地花費,裝備可大可小,可租可買,當地花費也是,想要豪邁體驗,就是多準備一些美金。
我自己團費加上當地微購物,大概花了12萬,真的買的不多;其他團員搭乘直昇機跟騎馬的費用,騎馬每天約100-160美金,直昇機單趟1400元美金,可3人共乘,人多就划算。
尼泊爾EBC裝備篇|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基地營我來啦!裝備全攻略。
參團心得:登山健行團不是只有繳錢而已,「準備好自己再出發,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
誠實的面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我認為也是這次很重要的學習,平安回家才是最重要的事。
本文專業資料部分,整理自謝智謀老師(小謀老師),下一團EBC的日期為「2023年9月29到10月15日」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加今年的第2團,有需要中文協助的人可以跟團,會簡單英文的也可以找Asian Trekking報名。
Asian Trekking的嚮導超級專業,需要叫馬或是叫直昇機都是很優惠的價格,更具有國際醫療經驗,嚮導不煙不酒,永遠比約定的時間提早10分鐘,後來發現他們手錶真的比較快,我超級喜歡他們,激推!如果真的找他們,有喜歡服務,記得要給他們小費,建議1個人100-200美金左右,他們只有旺季有生意,淡季沒有案子。關於這次跟他們的互動也會在寫一篇文章分享。
全世界有14頂峰超過8000米,有10座超過8000米位在喜馬拉雅山脈上,而喜馬拉雅山脈約有70多個山峰,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山峰終年被冰雪覆蓋。下列十座是超過8000米:
聖母峰:8,848.86米
干城章嘉峰:8,586米
洛子峰:8,516米
馬卡魯峰:8,485米
道拉吉里峰:8,167米
馬納斯盧峰:8,163米
南迦帕爾巴特峰:8,125米
安納布爾納峰:8,091米
希夏邦馬峰:8,027米
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基地營EBC行程:Taiwan Group – Spring 2023 Everest Base Camp Trek

喜馬拉雅下飛機第一村落 「Lukala」
盧克拉位於尼泊爾東北部,海拔2860米。它的意思是「有很多山羊和綿羊的地方」。雖然它很小,但小鎮上充滿了徒步旅行者的快樂聲音,要準備開始他們的探險!它也是丹增 – 希拉蕊機場的所在地,該機場以丹增諾爾蓋和我們最喜歡的紐西蘭人埃德蒙希拉蕊爵士命名,他是第一批到達珠穆朗瑪峰頂峰的人。我們在喜馬拉雅山冒險的結束時都有緩衝日,所以如果天氣不是最佳的,我們將等待良好的飛行條件,並在Lukala多待一天。
氣候:盧克拉位於山區,這些地區在天氣方面是出了名的難以預測。尼泊爾位於北半球,所以如果你在美國或英國,就季節而言,這很簡單:春季(3月至5月):最高氣溫可達27°C(80°F),非常適合徒步旅行;夏季(6月至8月,其中還包括7月至9月的季風季節):氣溫最高達到28°C(82°F),降雨量大,由於積雪融化,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天氣不穩定,有點太熱潮濕;秋季(9月至11月):氣溫最高可達26°C(70°F),與春季相似,也是徒步旅行的好時機,山丘因季風季節而呈現出綠色的陰影;冬季(12月至2月):氣溫最高可達18°C(64°F),在這幾個月里,盧克拉可能會變得非常寒冷,不建議徒步旅行,因為許多旅館業主收拾行裝,前往山下,以獲得溫暖的天氣。
春季和秋季是遊覽盧克拉和在該地區徒步旅行的最佳時間,如果您想保持涼爽和乾燥。在這幾個月里,天氣最宜人,擁有完美的徒步旅行條件和晴朗的天空。
盧克拉於1964年機場建成時向世界開放,那時徒步旅行者開始將該鎮用作珠穆朗瑪峰探險的基地。從那以後,它一直是人們在遠足之前或之後睡覺的地方,因此,對於那些不得不比預期停留更長時間的人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地方。在開始徒步旅行之前,在盧克拉度過一天/一夜也是一個好主意,這是開始適應環境的好時機,從鎮上步行不遠即可享受。Lukla就是你對它的看法,雖然航班延誤和惡劣天氣可以為壓力這個詞賦予新的含義,但安全更重要。因此,放鬆一下,盡情享受。
Mar 25: Day 1: 22:10 到達加德滿都
Mar 26: Day 2: 9:00am Asian Trekking行程說明會,之後搭巴士到Ramechhap (129 Km), 在Ramechhap 住宿
Mar 27: Day 3: Flight from (Manthali Airport) to Lukla (2,850m / 9,350ft). Trek to Monjo (2835m) 7-8 hours, 13 KM
Mar 28: Day 4: Trek from Monjo to Namche Bazaar (3,440m / 11,285ft) 4-5 hours, 8KM

Mar 29: Day 5: Rest day and acclimatization at Namche Bazaar
健行後的第一個高度適應點 Namche Bazaar,可以在這裡休息逛街,還可以洗衣服,也可以去洗頭髮。
Namche Bazaar(3,440米)是一個旅遊村落,也是昆布地區最受歡迎的休息站。這個丘陵的形狀像馬蹄。這個繁華的小鎮的西邊是孔德里(6,187米),東邊是Thamserku(6,608米)。除了許多的山屋外,Namche還擁有三個小型博物館,一座佛塔,一座修道院,幾家麵包店(咖啡館)和許多的商店。在這裡,健行者可以使用現代化的通信設施,與外界保持聯繫。
Namche Bazaar是通往喜馬拉雅山的門戶,以提供白雪皚皚的山峰的美景而聞名,被認為是尼泊爾最富有的地區。事實上,它是徒步旅行路線的交匯處,不同的珠穆朗瑪峰徒步旅行路線在這裡分流。

以下是關於Namche Bazaar景點的10個有趣的資訊,適合準備在聖母峰地區的健行者閱讀:
1. 行政中心:Namche Bazaar是昆布地區的歷史首都和行政中心。除了薩加瑪塔國家公園和軍營的總部外,還有許多尼泊爾官員,一個員警檢查站和一個銀行。此外,它是夏爾巴文化的中心,延伸並有機會瞭解該地區的動植物。
2. 第一個高度適應點:Namche Bazaar是一個主要的停留點,也是一個迷人的小鎮,前往珠峰大本營,徒步旅行者和登山者會花幾天時間適應環境,可以參觀附近的Khunde,希拉蕊醫院和Khumjung的所在地,在那裡您可以看到希拉蕊學校。昆戎的一座修道院裡有一頂據稱是雪人的頭皮。這個村莊擁有現代化的通信,如互聯網,行動電話和固定電話。
3. 從貿易站到繁忙樞紐的過渡:傳統上,Namche Bazaar是一個貿易站,當地人用犛牛奶酪和黃油交換低海拔種植的農產品。然而,在埃德蒙·希拉蕊爵士和丹增·諾爾蓋於1953年成功攀登珠峰之後,隨著登山者和徒步旅行者蜂擁而至,Namche Bazaar已經在不斷改變。
4. 天氣和氣候:冬季寒冷乾燥,而夏季溫暖。平均氣溫最高的是7月,約為11.7°C,而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為-0.8°C。
5. 資訊中心:薩加瑪塔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位於Tengboche小徑旁村莊的頂端,有一些該地區野生動物的非凡照片,並提供有關它們的重要資訊。
6. 有趣的夏爾巴博物館:位於Namche Bazaar的夏爾巴博物館位於Tengboche小徑旁的村莊上方,擁有有關夏爾巴人各種探險,夏爾巴文化和文物生命周期的豐富資訊。您還可以見證登頂珠穆朗瑪峰的夏爾巴人的“名人堂”畫廊,包括埃德蒙·希拉蕊和丹增夏爾巴的照片。
7. 其他主要景點:包括醫療中心,Namche圖書館和Namche修道院同樣吸引著Namche Bazaar。同樣,進入村莊的主要街道兩旁是藏族經營的手工藝品攤位和商店。
8. 週六市場:Namche Bazaar為購買您可能錯過的任何徒步旅行或登山裝備提供了最便宜的選擇。顧名思義,週六市場每天早上都會提供各種攀岩類型的設備。它還吸引了來自西藏各地和當地的各種商人出售肥皂,黃油,蔬菜和該地區的其他產品。
9. 香博切機場:在俯瞰Namche Bazaar的山丘上是Syangboche機場,這是一個未鋪砌的簡易機場,沒有商業運營許可,設施很少。沒有定期服務,大多數在Syangboche降落和離開的飛機都是直升機和短距起降飛機(短距離起降),從加德滿都或盧克拉包機。
10. 榮譽訪問:1985年10月,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和他的妻子羅莎琳乘坐當時的國王比蘭德拉·比克拉姆·沙阿·德夫中尉的私人直升機訪問了南切集市。
Mar 30: Day 6:Trek from Namche (3,440m / 11,285ft) to Tengboche/ Deboche (3,855m / 12,850ft) 7-8 hours, 9.6KM
在Namche 休息後,下一站是Tengboche/ Deboche地區,也是藏傳佛教寺院Tengboche/ Deboche所在地,登波切寺(Thyangboche或Dawa Choling Gompa)是尼泊爾東部昆布山谷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它位於海拔3,867米(12,687英尺)處,在前往聖母峰大本營跋涉的途中,是整個地區最著名和最大的修道院之一。它坐落在Dudh Koshi河和Imja Khola河交匯處的一座小山上,Ama Dablam山構成了該地點的壯麗背景。從Namche Bazaar通過連接到加德滿都的Lukla機場,可以通過一條山區小徑到達該地點。
歷史與建築:它由喇嘛古魯於1916年建立,1934年被地震摧毀,隨後重建。1989年,當修道院被大火吞沒時,悲劇再次降臨在修道院身上。它是在國際援助下在該地區熱心的志願者的説明下重建的。由此產生的結構是展出的石砌體的偉大作品,配有擴展的庭院和寬敞的大廳,以促進宗教儀式和活動。附近還有一座尼姑庵,因為金剛乘佛教不區分性別。

遺產中的遺產:登波切寺本身就是一個遺產,位於薩加瑪塔國家公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內,沉浸在喜馬拉雅全景中,並享有附近珠峰、努普策峰、洛子峰、阿瑪達布拉姆峰和塔姆瑟庫峰的壯麗景色。更不用說這個地區是各種喜馬拉雅動植物的家園。
騰波切也是「神聖步道」終點,在公園內進行環形徒步旅行,順時針穿過十座寺院、洞穴、冬宮和尼姑庵,從南池集市開始,到騰波切寺結束。
瞭解Sherpa的方式:登波切是Sherpa生活的中心樞紐,Sherpa大約在六百年前從西藏遷徙而來,他們是居住在該地區的主要土著人民。佛教寺院在連結Sherpa的精神、經濟和日常生活中一直至關重要。參觀修道院,包括整個地區最重要的聖地,只會加深遊客對Sherpa文化,他們的驕傲和傳統的理解。

豐富多彩的瑪尼林度節:每年,登波切寺都會在農曆第十個月舉辦令人愉快的瑪尼林度節,對應於10月至11月,恰逢尼泊爾最好的徒步旅行季節。這是一個宗教儀式,歌曲,舞蹈,傳說表演的節日,其特點是鮮豔的色彩和噪音,在最壯觀的環境中佔據中心舞臺。
該舞蹈由當地僧侶穿著傳統宗教服裝和面具表演,象徵著佛教戰勝古老的「苯教」宗教。這是當地雪巴人社區參加的重要活動。許多雪巴人長途跋涉來見證這一事件。由於節日慶祝了十九天,可以見證甚至參加活動。瞭解更多關於是什麼讓瑪尼林杜節與眾不同,以及尼泊爾的其他節日。
聖母峰小徑沿途必遊的景點:作為該地區領先的佛教靈性和朝聖者中心,近年來有國際媒體報導,當然,該修道院位於聖母峰大本營徒步旅行的中途,交通便利,該修道院已經開闢了自己的山屋市場。結合雪巴山區人民的豐富文化和未受破壞的傳統,以及沉浸在昆布尼泊爾喜馬拉雅山中的機會,Tenbboche肯定是一個不能錯過的地方。

Mar 31: Day 7: Trek from Tengboche (3,855m / 12,850ft) to Dingboche (4,360m / 14,290ft) 6-7 hours, 10.5KM
Apr 1: Day 8: Rest day and acclimatization at Dingboche

Apr 2: Day 9:Trek from Dingboche (4,360m / 14,290ft) to Lobuche (4,930m / 16,175ft) 6 hours, 8.4KM
Dingboche是昆布地區最後一個雪巴村莊
Dingboche是珠峰大本營Trek期間最好的休息場所,Dingboche是珠峰地區的最後一個雪巴村莊,也是最受歡迎的徒步旅行目的地之一,埃德蒙·希拉蕊爵士和丹增諾爾蓋雪巴踏上了珠峰的頂峰。由於該村莊海拔4410米,它是尼泊爾東北部山谷昆布地區最迷人的雪巴村莊之一,也是徒步旅行者和登山者適應環境的最佳場所之一。

Dingboche是珠峰地區的最後一個村莊,距離Tenbboche寺9.1公里(5.6英里),距離Lobuche8.4公里(5.2英里)。這些地方都有喜馬拉雅山峰景觀,並且海拔高度大致相同。與Dingboche相比,Pheriche的景色要少一些,因為它位於角落。這兩個地點之間的步行距離很短,因為這兩個地點之間沒有明顯的路線差異。與Pheriche相比,如果住在Dingboche,可以更好地欣賞Island Peak和Ama Dablam。
作為高度適應日的一部分,可以徒步到海拔5083米的Nangkartshang峰頂。步行到達Nangkartshang峰頂大約需要2-3個小時,從頂部,您將能夠看到Tawache,Ama Dablam,Island Peak,Lhotse,Everest和Pumori的美麗景色。
還可以選擇參觀Chhukung Ri(5546米)海拔,這是昆布山谷中非常受歡迎的徒步旅行高峰。事實上,兩座山峰中較低的一座實際上位於馬鞍的左側。主峰實際上位於圖片的中心。看看右下角,我們可以看到通往馬鞍的路徑。從Chhukung 以南僅10分鐘的山脊上,您可以看到大山Nuptse。
這是徒步旅行者最受歡迎的休息場所之一,因為與Pheriche相比,它是一個更加溫暖和友好的中心。事實上,這條河直接從東側迷人的島峰山流下Dingboche的氣候總是涼爽,夏季多雨,冬季乾燥寒冷。
此外,在Dingboche的山屋,部落有許多登山裝備,可以選擇適合登山需求的裝備,例如冰鎬、安全帶、兩個膠帶吊索、兩個螺旋門登山扣、下降器/繩降裝置、上升器、登山扣、登山靴等租用或購買。

Apr 3: Day 10:Trek from Lobuche (4,930m / 16,175ft) to EBC (5,364m / 17,598ft) and back to Gorak Shep (5,185m / 17,010ft) 7 Hours+ 3 hours, 7.2KM+3.3KM
Lobuche 往珠峰的小村落 4950米
Lobuche是前往尼泊爾珠峰大本營途中的一個極小雪巴人定居的部落。Lobuche海拔4950米(16,210 feet),是珠峰地區Gorakshep之前的住宿最後中途停留地。雖然它距離加德滿都以東只有147公里,但旅行者大約需要6-8天才能到達這個地方。
Lobuche農村社區與其他一些著名的山脈同名,如Lobuche Far East, Lobuche West, Lobuche East, 和the Labuche Kang.Lobuche靠近昆布冰川底部,距離珠峰大本營約8.5公里。然而,一些旅館可容納訪問昆布地區的健行者。由於Lobuche沒有車輛道路,人們自己或犛牛將物資運送到這些住所。
Lobuche村落沒有農田,那裡的人們依靠旅遊業謀生。人們必須穿過村莊才能跋涉到珠峰大本營或攀登任何其他山峰。從此以後,Lobuche村在尼泊爾春季和秋季等徒步旅行旺季24/7全天候繁忙。
氣候
Lobuche的氣溫全年寒冷。冬季多雪,氣溫在0°C至-20°C之間。 一月是最冷的月份,平均氣溫為-8 °C。 3 月、4 月和 5 月是典型的月份,氣溫在「 5 到 -10」 攝氏度之間。同樣,6月、7月和8月是Lobuche村的季風月份,氣溫徘徊在6°C至-6°C之間。 白天溫暖,夜晚寒冷。此外,在秋季,溫度約為5°C至-10°C。
最重要的是,春季(3月,4月和5月)和秋季(9月,10月和11月)是參觀尼泊爾Lobuche村的最佳時間。在一年中的這些時候,白天是明亮的,晴朗的天空,可以清楚地看到山脈與星星。
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基地營EBC住宿山屋
Lobuche位於山的角落,為徒步旅行者和探險團體提供體面的住宿設施。在這裡,會發現雪巴家庭擁有的基本山屋,配有兩張床、桌子和一個垃圾桶。床鋪配有床墊、枕頭和毯子。除此之外,他們提供美味的食物,並有像樣的食堂。Lobuche村沒有網路連接。
使用網路最佳方式是購買Everest Link Wifi(超級不推薦Everest Link,買了很難連上網路,直接買山屋網路即可,買Ncell+山屋網路即可)可以在每個山屋找到它,但速度很慢,只能提供更新、發送消息、發佈一些照片或網頁。有時,由於天氣惡劣,它就無法使用。

Apr 4: Day 11: Hike to Kala Pattar (5,643m / 18,208ft) viewpoint, trek to Gorak Shep then to Pheriche (4,250m/13,945ft) 4 hours+ 6 hours, 1.2KM(UP)+1.2KM(DOWN)+9.8KM
Gorak Shep或Gorakshep是薩加瑪塔國家公園昆布區的一個城鎮。該地海拔約5140公尺,位於昆布冰河旁,鄰近聖母峰基地營。前身是1952年由瑞士登山隊創立的基地營;後來基地營往前推進至坤布冰瀑,Gorak Shep成為基地營前最後一個有住宿設施的據點。健行遊客除了前往基地營外,也可攀登附近的Kala Pattar,一覽昆布冰河、聖母峰與洛子峰之景。
此次行程,會安排Gorak Shep to Kala Patthar (5643M) 基地營健行,可以近看聖母峰與洛子峰。這天一大早約03:30~4:00am出發上山,如果有日出會很美,這天是「自選行程」,可依個人體能狀況安排參加。
補充:實際走訪後,發現凌晨氣溫會降到-20度以下,建議要穿著羽絨褲搭配雨褲,另外中層也要穿到兩件以上才暖喔,山屋凌晨不會先提供早餐,所以可以攜帶能量飲快速進食後,再上山。

Kala Patthar (5,644m/18,519 ft):聖母峰基地營健行的最高點與最佳景觀的山頂
Kala Patthar是珠峰大本營徒步旅行的最高點。它因珠峰上方日出和日落的壯麗景色而廣受歡迎。Kala Patthar是唯一可以欣賞珠峰日出和日落美景的地方。
Kala Patthar是一個尼泊爾語單詞,在英語翻譯為「Black Rock」,它位於海拔5644.5米處,Kala Patthar是珠峰大本營上方的一座小山峰,因其珠峰的壯麗景色而廣受歡迎。前往Kala Patthar的遠足路線從海拔5,164米的Gorakshep開始,健行路線經過許多上升和下降。小徑再次陡峭,直到到達山頂山脊,最終到達Kala Patthar。
可以從Kala Patthar的高度欣賞其他一些巨峰的景色,例如章子峰,洛子峰和Nuptse。攀登Kala Patthar的最佳時間是在傍晚,欣賞日落的壯麗景色。
大多數人傾向於在早上跋涉在Kala Patthar(Kala Patthar)上,以享受黎明的陽光,但這不是拍攝好照片的最佳時機。如果在下午攀登並且天氣允許,很有可能目睹洛子峰和珠峰沐浴在金色陽光下。
Kala Patthar迷航的難度
從Ghorakshep到達Kala Patthar的觀景點大約需要1.5到2個小時,適合經常健行的人,跋涉時間不長,但都在上坡,從遠處很難看到Kala Patthar的海拔高度,如果適應得很好就不會遇到很多困難,有時你需要多次休息才能到達Kala Patthar的高度,因為它是一個完整的上坡。
如果要爬Kala Patthar,建議帶上保暖的夾克和大量的水,Kala Patthar(Kala Patthar)上空的溫度由於風向頂部而變得非常寒冷,因此,要小心保護自己免受高山反應的侵害。
如果天氣晴朗,將能夠從Kala Patthar的頂部欣賞珠峰的最佳景色。這是欣賞珠峰和其他喜馬拉雅山美景的最佳場所,還可以從Kala Patthar(Kala Patthar)的頂部欣賞其他高山的最佳景色,例如:Lingtren (6,714m), Kumbutse (6,636m), Changtse (7,550m), Lho-La (6,036m), Everest (8,848m), Nuptse (7,863M), Kali Himal (6,985), Ama Dablans (6,856m), Kangtega (6,635m)。
健行前往Kala Patthar
從Ghorakshep爬一小段路程,需要幾個小時的上升,它在徒步旅行者中很受歡迎,因為它是珠峰大本營和周邊地區的最佳觀景點,這個地方的名字「Kala Patthar」來源於岩石的顏色,它的山峰是一塊深黑色的巨大岩石,與周圍白雪覆蓋的山峰站在一起,它為健行者提供了珠峰頂峰和景點的最佳一瞥,從基地營看不到山頂。

Apr 5: Day 12: Trek from Pheriche (4,250m / 13,945ft) to Namche Bazaar (3,440m / 11,285ft) 7-8 hours, 14.2KM
Apr 6: Day 13: Trek from Namche Bazaar (3,440m / 11,285ft) to Lukla (2,850m / 9,350ft) 8-9 hours, 13.5 KM
Apr 7: Day 14: Fly to Ramechhap from Lukla (2,850m / 9,350ft) and drive to Kathmandu.
Apr 8: Day 15: Waiting day for flight cancellation.
Apr 9: Day 16:13:30 Fly back from KTM to BKK, Stay one night in BKK
Apr 10:BKK to Taiwan
- 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基地營EBC,此行登山健行所繳費用10萬元包括:
- 1.機票及保險,泰國轉機過境簽證與住宿。
- 2.住宿加德滿都期間之旅館,含早餐,但午餐晚餐需自費自理。
- 3. 雙人房(公共浴室)的標準小屋住宿,在健行中的固定餐點(早餐,午餐,晚餐,茶/咖啡)。
- 4.主要嚮導和揹工在徒步旅行時的工資,住宿和食物。(揹工最多可以攜帶 25 公斤)。
- 5.地方/政府稅。
- 6.加德滿都到Ramechhap,Ramechhap到盧克拉往返交通與航班機票。
- 7.登山入山與入園證
- 8.挑夫、嚮導、揹工保險費。
- 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基地營EBC健行的費用不包括:
- 1. 健行期間的個人花費,如酒精飲料,冷飲和礦泉水/開水和熱水淋浴的費用。
- 2. 在加德滿都逗留期間的午餐和晚餐。
- 3. 健行時特殊個人醫療費用及救援疏散(補充,此次撤離費用:直升機撤離費用為1400元美金到盧卡拉,至多可3人共乘;撤離到加德滿都費用為3500美金,至多可3人共乘。)
- 4. 個人徒步裝備。
- 5. 因天氣惡劣、自然災害等原因取消航班而產生的任何費用。
- 6. 尼泊爾旅遊簽證 30美元。
- 7. 嚮導、揹工的小費,100美元。
- 8. 個人行動糧(補充,建議帶好吃的零食,難吃的高蛋白行動糧不建議帶因為不會想吃哈)
- 9.不補助轉機自行的用餐
認識高山症:正確的處置方式多過於多慮
許多人對於高山症「Acute mountain sickness」(縮寫「AMS」)有過度的恐懼,其實身體需要許多的時間來適應上升的高度,有人比較快,有人比較慢,但依身體當時不同的狀況,也會有不同的情況,譬如感冒、水喝太少、睡眠不好、走的太快或是保暖沒做好都會是可能因素。但每次都會不太一樣。
像是,我們一路開車到合歡山3000公尺,跟多花一天住在2000公尺處,就會有很大的高山症發生差異,因為身體有適應高度的機會。這也就是說,每次海外5000多公尺的健行,我們都會在3000多、4000多公尺,多停留一天,再繼續上升。也就是說,我們慢慢走到3000公尺比開車到3000公尺,高山症機率會降低許多,這也是在登山教育課程,走路速度都比快腳慢很多的原因。
如果在山上幾小時後有一些高山症狀發生,譬如 頭痛、頭暈、厭食、失眠、噁心、周邊水腫、全身倦怠等,可以讓身體適應一陣,千萬不要當作感冒或一般頭痛,或是即刻服用感冒藥或止痛藥,除非你很明顯已經排除高山症的可能。
他個人建議,不要特別服用丹木斯或是其它的藥品(備註,多數人還是在高度達4000時服用丹木斯),讓身體自然適應,多喝熱水、熱湯,或是休息、頭部保暖,特別是整個頭部、太陽穴、耳朵等,或催吐。
等身體適應該高度時,自然會好轉。如果隔天仍不舒服,千萬不要再上升高度或是繼續登頂,這會產生更大的不舒適,甚至危險,如併發高山腦或肺水腫的可能,如果到當天下午或是再隔天早上,仍不舒服,一定要下降數百公尺,直到狀況緩解,若當時在山上有氧氣或加壓艙,使用後,身體狀況意識好轉就即刻下降高度,因為下降高度乃是高山症處遇的最佳方式。

此行急救包裝了野外醫學急救的多器材,左邊是美國戶外領導學校專用,可以處理很多狀況,但是丹木斯等個人藥品要自己攜帶,有磺胺類藥物過敏、蠶豆症請勿服用。
提醒:這次旅程有人在高山上服用安眠藥,這個是絕對禁止的!!!會有呼吸中止的危機,不可不慎!高山上本來就會有睡眠適應問題,睡睡醒醒都是很正常的,千萬不要吃助眠藥物。
關於「雪巴人」
雪巴人,也稱為沙爾瓦人,尼泊爾約有15萬山地居民;還有居住在印度錫金、中國的西藏,他們與布提亞人有關。有些雪巴人也移民到北美、澳大利亞和歐洲的部分國家。雪巴人具有藏族文化和血統,講雪巴語,這與西藏的藏語密切相關。雪巴語主要是一種口語,儘管它偶爾用藏文或梵文書寫。許多雪巴人目前大都居住在尼泊爾,除了他們自己的雪巴語言外,還會說尼泊爾話。有些在西藏或藏傳佛教寺院接受教育的人可能會說藏語。大多數以登山為生的人也會說登山者和遊客的一種或幾種語言。
尼泊爾的雪巴人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脈周圍的Solu-Khumbu地區。本區域由Sun Kosi河(科西河的主要支流)連接的兩個地區組成。昆布地區,海拔3700至4 300公尺,佔地面積較大,以及海拔約2400至3100公尺的Solu地區。昆布地區東起中國(西藏)邊境,西至Bhotekosi河畔。
雪巴人的意思是「東方人」(有時被稱為Sharwa,反映了我們如何發音在他們族群的名字),指的是他們起源於西藏東部的康巴。他們在 15 世紀開始遷移,以商人(鹽、羊毛和大米)、牧民(犛牛和牛)和農民(土豆、大麥和蕎麥)為生。大多數雪巴人屬於藏傳佛教的古代寧瑪派或紅帽派,他們的做法是佛教和萬物有靈論的混合體。雪巴文化是基於氏族制度(ru),雪巴人遺產是通過父系決定的,所有雪巴人都屬於18個氏族中的一個,並帶有氏族名稱。
「雪巴」一詞目前用在表現傑出的登山和健行能力的各種民族。這些「雪巴人」,其中許多人確實是雪巴人,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各個山脈的攀登非常重要。直到20世紀,儘管雪巴人有登山的能力,但他們並沒有試圖攀登該地區的山脈,他們認為這是眾神的家園。雖然雪巴人已經接受登山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但他們仍然尊重山脈,並試圖阻止外國登山者從事褻瀆和污染活動,例如殺死動物和焚燒垃圾,他們擔心這會激怒眾神。
著名的雪巴登山者包括《雪巴回憶錄》(Mémoires d’un Sherpa,1954)的作者Ang Tharkay和Ang Tsering(Tshering)。著名的丹增諾爾蓋於1953年與紐西蘭的埃德蒙·希拉蕊爵士一起登頂珠穆朗瑪峰,他出生在西藏,因此不是雪巴族人。另一位女性雪巴人,Pasang Lhamu Sherpa,於1993年登頂珠峰。
喜馬拉雅山聖母峰基地營EBC行前、行進建議
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可以用跑步作為鍛鍊:即日起(12月23日)至1月23日前,30天內總計跑45公里;1月23日至2月23日30天總計跑60公里;2月23日至3月24日30天總計跑75公里;3月10日至20日,試跑2小時慢跑不停,可以喝水,出發前可以到3000公尺高山,如合歡山適應高度。
雖然老師的建議很扎實,但都市人真的很難做到這樣的訓練,打算出發前一個月再開始密集訓練爬樓梯或是走路。
補充2月25日行前說明會,老師有提到,如果走不上去的人可以騎馬,半天的費用約80美金,一日費用約150美金,另外現在搭飛機下山的保險,因為很多人濫用的關係,近年保險審查嚴格,不是保險就可以下山了,所以還是不要想了,把美金帶好帶滿。
強化登山膝蓋的訓練,登山tips
上坡休息步:在下一步跨出前,著地的膝蓋一定要瞬間伸直,讓膝蓋有短暫休息機會。並且一定要用小步代替跨大步,以維持均衡體力。如果階梯太高,嘗試尋找可中間穩固踩腳處,當作緩衝,避免肌肉過度使用。(如影片)
下坡步伐:第一、將裝備調整好,該拉緊的背包帶一定拉到適當位置。第二、下坡時踩下去時,膝蓋務必微彎,以減少膝蓋過度衝擊,如有登山杖,可以用它來支撐一些身體重量。第三、如果地形可以,務必整個一起腳掌著地,不要單單使用腳尖或腳跟,以保持穩定與腳底肌肉的正確使用。

- 1. 出發前儘量多休息,不要感冒,也不要熬夜
- 2. 行進時多喝水,一天至少要喝2000CC至3000CC的水
- 3. 行進速度在不耽擱行程或導致夜間前進狀況下,儘量慢慢走,這也是登山教育課程,沿途在適當地點,會多停留30分鐘上課,也比一般快腳會慢2小時左右到達,在危險地形,我們隊伍會分散前進,也會讓我們相對適應高度時間增加。
- 4. 在山上不喝酒,晚上盡量用完晚餐,適度休息後,儘快入睡,讓身體休息時間增加。
- 5. 一到住宿地點,請將有內裏,不透風的,沒有洞洞的毛帽戴上,帽子以能夠遮住太陽穴與耳朵大小為宜,也迅速將濕衣服換掉,並立即穿上保暖衣物。
- 6. 一定要用餐,增加身體的營養與抵抗力。
- 7. 在山上食物分享,一定用倒的給對方,食物盡量不要一口一口分享,以免群聚感染。
- 8. 住宿點儘量講話小聲,或是保持安靜,以免影響其他山友睡眠。
- 9. 高山症發生時,請勿亂服藥,如持續一天到1.5天,仍不適應,建議下降高度。
- 10. 保持輕鬆愉快,享受欣賞沿路風景,不要急,也不比速度。
洋蔥式穿搭:登山健行必學「洋蔥式穿搭法」
洋蔥式穿搭中,分為「底層、中層、外層」3個部分,它們各自有不同的材質及功能。
底層:穿在最裡面,與身體最直接接觸,必須選擇有「吸濕、排汗、透氣、抗臭」的衣服,才能維持身體的乾燥與舒適;中層:中層衣物最注重「保暖性」,冷了就穿,熱了就脫,可依照個人需求攜帶1-2件,例如刷毛衣+羽絨外套;外層:除了最重要的「防風、防水」功能,身為穿在最外層的衣服,也肩負著好看的任務。像是「羊毛襪、遮陽帽,登山鞋、雨衣雨褲、背包套」等裝備也都非常重要。
如何選擇戶外的睡袋
如果背包客對睡袋的保暖重量比有點瘋狂,是可以原諒的。如果你冷了,你就睡不好覺,即使是一個高效超輕包,睡袋仍然是你背包中重的物品之一。因此,花在評估你的野外睡眠系統上的時間是值得的。
在決定背包健行的睡袋時,請考慮以下關鍵因素:(山上租借費用也很便宜,這次租借睡袋的費用是35美金)
1. 溫度等級:選擇比你在背包健行中預期的還略低溫的睡袋。
2. 睡眠系統:在特定溫度下保持舒適取決於許多其他變數,尤其是睡墊的 R 值,這是睡眠系統的另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夏季R值睡墊::1 – 3;三季R值睡墊:3 – 5;冬天/4季R值睡墊:5+)
3. 絕緣類型:最大的選擇是羽絨與合成。每種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如下所述。
(1)重量:絕緣品質和包的切割是重要因素。比較重量時,請比較具有相同溫度額定值的袋子。
(2)特點:考慮使你的背包最適合你的附加功能,包括調節功能類型、藏匿袋、睡墊相容性等。
背包健行和露營睡袋有什麼區別?一般來說,背包健行相較於露營睡袋有三點有所不同:它們更輕巧、收得更小、效率更高,該重量提供更多的溫暖。
瞭解睡袋溫度額定值
睡袋的溫度等級確定了睡袋設計用於保持「一般睡眠者」溫暖的最低溫度。首先,你希望選擇溫度等級低於預期遇到的最低溫度的睡袋。如有疑問,選擇溫度較低的睡袋是明智的,因為當溫度較暖時,可以隨時打開睡袋降溫。
無論選擇哪種類型的絕緣材料,都要知道,包內襯和外殼之間的絕緣分佈都有很多設計的獨創性。羽絨通常使用各種擋板結構,而合成包通常使用絎縫、偏置絎縫和/或瓦狀結構。目標是在你周圍均勻分佈並避免冷處。
以下是為背包睡袋選擇所需隔熱材料的更多詳細資訊和注意事項:
羽絨保暖材料:羽絨平均相對於合成保暖材料貴,因更輕、更可壓縮而受到歡迎。此外,羽絨填充比合成填充更耐用,這意味著它可以在更長的時間內(幾十年,如果保養得當)保持更一致的保暖水準。以下是考慮羽絨絕緣時的一些常見問題:
1. “蓬鬆度”是什麼意思? 並非所有羽絨都一樣。“蓬鬆度”是表示羽絨質量的規格——數位越高表示羽絨越高,以產生更大的重量溫暖。最昂貴的羽絨,用於極寒或超輕型背包健行的羽絨袋,具有最高的填充力——接近800,而不是500蓬鬆度。
2. 什麼是防水羽絨保暖?為了防止羽絨在潮濕時失去隔熱效率,大多數睡袋都裝滿了經過防水處理的羽絨。
3. 什麼是有責任的處理? 大多數羽絨是肉類行業的副產品,因此袋子製造商已採取措施確保對提供羽絨的鴨和鵝進行相對人道對待:RDS(負責任的羽絨標準)和TDS(全球可追溯羽絨標準)是兩個值得尋找的名稱。
合成絕緣材料以實惠的價格並提供穩定的性能。與羽絨不同,它在潮濕時繼續隔熱,因此它是潮濕氣候的首選袋子隔熱材料。有多種品牌名稱可供選擇,大多數合成材料由聚酯製成。(不幸的是,沒有廣泛採用的“蓬鬆度”規範可用於評估合成填充的性能。有關比較,請參閱睡袋 ISO/EN 評級。
羽絨/合成混合物:有些袋子的底部設計有合成絕緣材料,壓縮更少,頂部設計有合成絕緣材料,頂部會更好的設計。但是,如果你將整個袋子滾動到側面,這種設計就會失去其優勢。
請記住,當背包睡袋放在背包中時,絕緣類型是背包大小的主要因素。尋找並比較“壓縮體積”規格,以更好地瞭解尺寸差異。
瞭解睡袋重量
影響睡袋重量的最大因素是其絕緣性和形狀。更高效的隔熱材料,如先進的合成材料和高填充功耗,將比效率較低的填充以更輕的重量提供更大的溫暖。由於袋子需要更多的絕緣材料才能獲得更溫暖(更低)的溫度額定值,因此在比較袋子重量時,你應該始終比較溫度等級相似的袋子。
保溫填充重量:當你在背包中攜帶袋子時,行李總重量很重要。保溫填充重量僅告訴你袋中保溫材料的重量。有些人將其用作袋子溫暖的另一個粗略指標,理由是袋子裡裝滿更多會使它更溫暖。不過,袋子的溫度等級是更可靠的保暖指標。
睡袋形狀如何影響重量:形狀時尚、貼合的袋子會比漂亮寬敞的類似袋子更輕。睡袋有三種基本形狀:
木乃伊形:為了增加保暖和減輕重量,這種類型的包具有修身剪裁,以及一個輪廓兜帽,你可以緊緊收住以獲得更大的溫暖。
半矩形:也稱為「改良木乃伊」或「桶形」形狀,此名稱涵蓋各種形狀,所有這些都在溫暖和寬敞之間提供了折衷。
矩形:許多野營包都有簡單的矩形形狀,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間。
睡袋形狀如何影響溫暖:睡袋通過保留身體散發的熱量來保持溫暖,這可以比寬敞的空間更有效地溫暖小空間。因此,具有時尚形狀和舒適合身的睡袋將比漂亮而寬敞的類似睡袋輕。
如何獲得最佳睡袋貼合度
形式非常籠統——尺寸會因袋而異。就像鞋類品牌一樣,睡袋品牌也有不同的合身性。要查看哪種包的形狀和品牌尺寸對你來說是最舒適。
睡袋各種尺寸:
1. 成人睡袋:大多數睡袋都有普通和長尺寸。有些也很短。如果你的身高接近某個尺碼「適合」規格的上限,請嘗試該包和下一個尺碼,看看你喜歡哪種尺寸。不過,一般來說,通過選擇兩種尺寸中較小的一種,你會更溫暖並減輕一點重量。
2. 女性睡袋:這些睡袋經過精心設計,更貼合「普通女性」的輪廓。它們通常比男士或中性包更短、肩膀更窄、臀部更寬。
3. 兒童睡袋:這些只是成人睡袋的較短和較小的變體,這也使它們更實惠。無法對它們進行ISO和EN測試,儘管品牌仍然為兒童包提供估計的溫度等級。
其他睡袋功能
睡袋頭帽:頭帽可提供額外的溫暖,尤其是緊緊地捂住頭部時。包括「拉繩」,它們具有不同的厚度,因此你可以輕鬆分辨出哪根繩子可調節頸部貼合度,哪根繩子可調節開口。
防風功能:風管貫穿拉鍊後面的袋子長度,以説明防止熱空氣逸出。通風領或軛位於脖子上袋子的頂部,以防止熱空氣逸出。
防鉤拉鍊功能:當你嘗試打開或關閉睡袋時,鉤住拉鍊很煩人,並會導致其織物的額外磨損。有些袋子用整個長度的護罩遮擋拉鍊;有些則通過拉鍊本身的蓋子來解決這個問題。
左拉鍊或右拉鍊:除非你是一對想要將兩個睡袋拉鍊在一起的夫婦,否則不要擔心這一點。一個人需要一個帶左邊拉鍊的睡袋,另一個人需要一個帶右邊拉鍊的睡袋。具有相同的拉鍊類型也很重要。如果一個品牌為每種性別製作類似的睡袋,男士的通常是左拉鍊,女士的通常是相容的右拉鍊。
儲物袋:通常位於靠近袋子頂部的胸前,便於將手錶或潤唇膏等小物品放在手邊。
睡墊兼容性:在一些睡袋,底部絕緣材料已替換為套筒以適合睡墊。同樣,墊環允許你使用帶子將袋子連接到墊子上。
枕頭口袋:有些包包括一個“枕頭口袋”,可讓你將衣服塞進去以製作枕頭。如果你的睡袋沒有此功能,你可以隨時從家裡帶一個吹氣枕頭。(提醒,很建議自己帶枕頭,因為山屋的枕頭睡了會落枕,我後來直接睡我自己的頸枕)
睡袋套:睡袋套通常由預防撕裂尼龍或聚酯製成。許多織物還經過耐用防水 (DWR) 處理,以防止水分滲入並弄濕填充物。另一方面,襯裡面料具有拉絨紋理以增加柔軟度。
睡袋配件
壓縮袋:許多睡袋都有一個壓縮袋(有時單獨出售),可以輕鬆地將你的睡墊壓縮得很小,以便於包裝。
儲物袋:因為將睡袋長時間緊緊地壓縮在袋子裡會損害其蓬鬆和有效絕緣的能力,所以許多睡袋還帶有一個孔洞袋子或棉質儲物袋。
睡袋內套:購買柔軟的睡袋內套並將其放入睡袋內可大程度地減少磨損並有助於保持袋子清潔。在你的睡墊中添加內套可以增加一點額外的溫暖,讓睡袋在更廣的溫度下使用。 (備註,非常推薦購買升溫內袋,我是自備睡袋,加上升溫18度的內袋,完美守住溫度,晚上都睡好睡滿)
基本上平常有在爬山的人裝備應該都蠻齊全,沒有裝備的人,老師建議可以借,或是買自己需要的,我的裝備應該是非常完整了,等我開始整理再來拍個分享篇。
尼泊爾| Poon Hill普恩山健行,遠眺安娜普納群峰,尼泊爾必訪親民路線。
好期待啊!尼泊爾我又要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