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我來啦!尼泊爾EBC聖母峰基地營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清單之一,我也不例外,一輩子要去一次,早去早達標。首先是行前確認:準備好各種簽證資料、疫苗文件等、當地氣溫確認、裝備確認。
各種簽證資料:出國前先至「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官網查詢目前的入境規定。

COVID-19政策:需要疫苗數位證明、前至ccmc.gov.np網站登錄,Department of Immigration線上簽證申請,申請後列印至尼泊爾入境時繳費,這次申請15日簽證,費用為30元美金,網路建議準備剛好的金額,避免不找錢。通常我會把重要文件存在一個雲端資料夾,避免臨時找不到文件,並且隨身攜帶護照影本還有證件照,以備不時之需。
當地氣溫確認:除了確認山上氣溫,也要確認在首都的溫度,會停留的地方氣候都要查一下,才能準備合宜的服飾。
加德滿都 2023年4月氣溫參考:11至27度

EBC 2023年3月底氣溫參考:-10至-20度。

EBC裝備確認:登山裝備
通常我就是會放一區,買好就往那區丟,出發前再攤開清點跟分類打包,難免有漏網之魚,最後再塞進去。

背包:大型行李袋方便Porter背負;自己隨身的包大約25公升就可以,主要裝行動糧、水、衣物;Porter一人可以背負25公斤,如果兩人一起聘用一位,就可以平均分攤重量。
隨身包跟這次24L後背包還有我平常百岳的大包「Gregory 女 44L AMBER登山背包」都是「Gregory」,這個品牌女生友善,包款還有分男女款,也可以調整背部長度,有看到喜歡的顏色就可以買,舒適度很夠。

平常有在登大山,所以把平常穿的都拿出來就對了!再做穿搭篩選。
服裝:運動內衣(我自己更推無痕內衣,買過羊毛內衣,觸感很刺不喜歡)、排汗衣、外保暖層、羽絨衣、風衣、雨衣(有防水的Gore Tex風衣可以當雨衣);健行褲、內褲(推薦羊毛內褲,可以穿全程)、排汗褲、保暖褲、登山健行用雨褲。
服裝跟鞋,我很推薦Columbia,顏色、版型好看,價格也不會誇張,很耐穿,也耐汗,行走多日也不會有味道,白色外套是我的最愛,回家就趕快清潔,能洗掉多少是多少,希望小白外套可以再陪伴我個幾年啊,小白外套是我的大山超級戰友。

內衣、褲部分,因為不能洗澡,所以可以根據自己流汗狀況,多帶換裝;排汗衣帶了兩件,另外還有一件羊毛衣睡衣,這些都可以當內層交替穿。

保暖層帶了兩件,只有登Kala Patthar那天有穿上,其它天外層防水+羽絨足以;風衣是Gore Tex就沒有另外帶雨衣,到了Namche Bazaar最後可以添購衣物的地方,買了一件雨褲,避免下雨,也是在Kala Patthar清晨登頂穿,其它天沒穿到。

褲子帶了3件,兩件常穿,一件乾淨的下山穿,另外我有羊毛內搭褲,4000公尺以上的時候,會跟登山褲一起穿;除了羊毛褲,我這次有特別準備羽絨褲,我每天睡覺會穿羽絨衣、羽絨褲、毛帽,把自己包得跟繭一樣。
羊毛褲、羊毛上衣、羊毛內褲推薦紐西蘭美麗諾羊毛品牌「icebreaker」,它家襪子比較薄我也有買,當成睡覺穿,icebreaker內褲好穿,內衣很刺不喜歡,我就自己帶無痕內衣換穿。
襪子部分,我更喜歡美國美麗諾羊毛品牌Smartwool的襪子,比較厚實,Smartwool上衣也好看,基本上大品牌都不錯,可以選好看的圖騰,除了長袖羊毛,我還帶了短袖羊毛上衣,天冷的時候就是長袖外加一件短袖,洋蔥式穿搭。

登山健行襪:非常推薦要帶多雙!羊毛襪雖然號稱吸濕排汗,冬暖夏涼之類,但流腳汗或是穿一整天裡面還是有濕氣,可以有不同雙交換穿,腳比較舒適,也比較不會長水泡,走路會讓腳變腫,厚、薄襪子都要帶齊,才可以隨機應變,像我的鞋子不夠大,腳腫起來,鞋內空間小,我就換穿薄襪,走到下山時候,就改穿不摩腳的五指襪。五指襪是運動品牌公關推薦的美國印金足機能襪INJINJI。


儘管是襪子富翁,腳還是有摩擦出「痛點」,熱點是產生水泡的前兆,腳部的某些點會覺得熱熱痛痛的,也是主要產生水泡的原因,這次沒有帶上透氣膠帶,有用到夥伴的防水泡貼,我覺得還不錯,之後我也要買起來!

登山鞋、營地拖鞋(不露出腳趾的那種):拖鞋一定要穿包腳的,因為我後來走在大街上走路勾到鐵條,整個打在腳上,在鞋上刮出一道長痕,那時候真的心想,還好有穿包腳的拖鞋,不然這道刮痕就要在我的腳上了。
另外,登山鞋一定要包覆到腳踝還有試穿,而且要穿「厚襪子」試穿,至少要大1號,每個品牌的鞋型不一樣。
爬郊山的鞋子,只要穿薄襪就可以,選購需求不太一樣,如果以登大山為標準來買鞋,平常穿可能會過大,可以加上鞋墊之類,買鞋要考量使用習慣,但如果確定要去大山還是一次到位,登山鞋算是消耗品,壞掉再買即可。

登山杖、內層手套、防風保暖手套、頭燈、圓盤帽、保暖帽、頭巾(圍脖):我帶超多帽子,都有用到!大推,多帶一點帽子也可以層層疊加。登山杖只有用到一個,但還是帶上一雙比較保險。手套一定要帶防風的,不然會冷到心坎裡,厚薄都帶上。





水壺、保溫瓶、杯、餐具:每日攜帶水量約1000至1500公升,中午都可以補水,也不用帶太多,我比較少喝熱水,這次夥伴有帶「KATADYN BEFREE 濾水器」,生水過濾可以直接喝,可以省去不少買水費用,大推也要買一個。隨行杯,建議帶鈦杯,有暖爐時可以加熱就變成熱水,很讚!

墨鏡、隱形眼鏡、眼鏡,如果有乾眼症等問題,建議出發前去看醫生,帶上人工淚液或是相關藥水,我就是眼睛有問題的那位,還好這次有看醫生拿藥,眼睛比較不會痛,平常爬山都會眼睛痛,這次點眼藥水差很多,大概都到山屋才開始不舒服,但換上眼鏡就好多了。

手機、充電器;相機、電池、充電器:相機到4000公尺後,就失靈了,還好手機很靠譜,建議行動電源可以多帶,高山充電很貴,多帶幾顆撐比較久。
隨身:小塑膠袋或是夾鏈袋(產生垃圾時可以收納)

營養補給:鹽糖、鹽錠、寶礦力水得粉等,丹木斯(也可以提前服用紅景天)
行動糧:好吃的零食、高蛋白零食,高蛋白零食不太好吃,建議可以帶品客,山上一罐賣100-200台幣,在高山吃的爽度不是一般,務必帶。
衛生紙、濕紙巾、小塑膠袋(早餐店那種):衛生紙要帶好帶滿,上廁所很好用,高山很貴,衛生紙很輕,寧願多帶也不要少帶,濕紙巾擦手擦屁股都是良伴。
EBC裝備確認:個人補給裝備
睡袋、保暖內袋:大推一定要買內袋,保暖升級,睡袋可以到當地租借大概35美金,內袋升溫效果佳,推薦購買,我是買Sea to Summit 極限升溫內袋,台灣我看網拍只有到+15度,我是在淘寶買+18度,既然要買就買最暖,朋友買+15度也是好評。
睡袋則是選擇台灣品牌QTACE,型號是「X3-4500」系列,溫度範疇是-5到-19度也推薦給大家,QTACE幫很多國際大廠羽絨代工,羽絨周邊商品都很不錯,我是長期使用者。




盥洗:洗髮洗澡洗臉all in one的為佳(嬰兒用的大部分都可以洗全身)、牙膏、牙刷、牙線、吹風機(記得先調到當地電壓)。

保養品很推薦帶延展性高的乳霜、保養油,預算高一點也可以帶精華液哈,每天到山屋第一件事打開睡袋,再來就是清潔臉部、頸部、身體局部,再來就是豪邁保養,除了臉,手也很乾要護手,才不會脫皮。這次保養帶上童顏有機乳香系列,修復力很讚,每天這樣風吹,臉還是完好。
比較困擾的是會一直流鼻水,鼻子的保養跟防曬都掉光,要記得補,不然會變成黑色鼻子。

妝品:卸妝棉、純水濕紙巾(擦手戴隱眼用)、一般濕紙巾、面紙、保養品(精華液、乳霜、保養油)、防曬乳、護手霜、有色護唇膏(或是唇膏,有顏色可以白天拍照用)、無色護唇膏(睡眠保養)、梳子、小鏡子,如果可以的話也帶上身體乳,身體很乾會不舒服。
防曬要帶兩瓶!一瓶隨身一瓶大包裡早上盥洗後使用,這次兩瓶都快用完了,真是驚人,防曬帶的是愛牌「W.SHOW 」,從爬大山以來都擦W.SHOW ,真的很讚,自然透明色,延展性也高,唯一的問題就是有時候捨不得擦到處擦,只有豪邁擦臉,其它地方,像是手背阿,想說算了哈哈哈,臉比較重要啊。
除了臉,也要擦後頸部,之前有一次曬傷好痛,或是戴帽子用物理防曬方式保護,不然後頸部曬傷,背包包很痛苦,很痛。


保健品:止瀉藥、胃藥、益生菌、喉糖、綜合維他命,其它助眠藥物,在高山上不可以吃,所以就不要帶,會造成呼吸中止,有生命危機,這次團員有人吃安眠藥,結果送醫院了,引以為戒。
山上會有拉肚子、便秘等問題,「順暢益菌」每天來一包,幫助腸胃穩定,另外也有吃女性綜合維他命,一次均衡補給,比較簡單。

睡眠神器:耳塞、眼罩;我的好眠夥伴,這次有帶,但沒有派上用場,每天日行萬步,真的一下子就睡著,也一下子就醒來上廁所,高山睡睡醒醒很正常,畢竟舒適度不比家裡,加上高山適應,所以就是隨遇而安。



睡眠衣物:羽絨褲、毛帽等,睡眠穿搭還是可以跟日常做個區分,衣服比較乾淨,但後面幾天很冷我就混穿了,我到山屋就會換羽絨褲,腳完全不冷,很讚!飛行帽有扣子,我睡覺就不會把帽子甩開,保護頭部達到禦寒效果,身體暖了,睡眠就會好,睡眠好了,登山就很穩,我的小小心得。
之前去雪山,半夜帽子掉了,因為我會拉掉,半夜被風吹到頭痛,隔天超不舒服,每次登山的經驗都是為了下一次更好,每次都有升級一下裝備,才能在這次完全登頂,以及全身而退。

飛機用:頸枕、袖套(乳癌患者適用),睡山屋後就落枕了,後來我就改睡我的頸枕,把頸枕當成枕頭,每間山屋跟床的平整度都不一,下次來我會帶便攜式枕頭的!

隨行包:重要文件、金錢、防曬、護唇膏、面紙等,隨行包很重要,很方便拿,只是裡面東西很多,就越來越垂了。
美金:大小鈔都準備好,必要的時候展現鈔能力,走不動的時候可以坐馬,半天約80美金,一天約150元美金,更有錢的可以搭直升機下山,飛到盧卡拉一次1400美金至多3人搭乘,直飛加德滿都3500美金至多3人搭乘。

把所有的東西塞進大包,隨行包只有裝隨身我帶的是24公升的包,一定要有臀帶的款式,才可以平攤重量,小包就是顏值擔當,選好看的就可以。

這種隨行扣,也很推薦買,可以勾任何東西,有時候怕登山杖忘記拿,我就會勾著,也可以勾相機袋。


最後因應可能會下雨,所以買了香菇袋(防水袋),再做外層的加強防水。

另外還帶了鋁箔「保暖毯」、哨子,這來自家人的愛,就帶著了。
其實我這次保暖主要都是為了睡眠準備的,因為我很怕冷,會冷到睡不著,或是睡醒頭痛,所以我準備很周全。


沒想到,凌晨登頂才是我把全部裝備派上用場的時候啊,穿了兩件羊毛,兩件保暖曾,一件風衣,連睡覺的帽子都戴上了,帽子還帶了兩頂,我整個人除了手指、腳趾會冷,其它地方都很暖,衣服拉鍊都不用拉滿就知道身體不會冷。

最後提醒女性,要記得帶衛生棉,每天過度運動,有可能月經會提早來,我這次就提早了,還好我都有帶好帶滿,流血也不怕,只是看起來很累而已哈。
以上,大概就是這次準備的,有些小東西可以再加強,其它大致上很完整!可以說是保暖富翁,建議就是以最冷的溫度去準備裝備,在高山上,準備好,總比沒準備好,來得好。
除了物資裝備,我覺得心理裝備也很重要,建議有台灣大山經驗再前往EBC,大概知道在高山上要怎麼準備自己,還有找廁所啊,適應環境啊,不用很多個大山經驗,至少有就可以了。
備註:EBC要從加德滿都風塵僕僕到盧卡拉機場,搭乘小飛機,限重15公斤,所以多帶的換洗衣物,可以留在加德滿都,超重的話,每公斤100盧比,大概就是台幣25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