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ps│抗癌日記

看病日記|暈眩症?想不到我也趕上流行,獲得壓力文明病。

大概是去年9月開始,因為工作壓力開始感受到天旋地轉的威力,當時在臉書上發文後,獲得一排推薦都是楊家兄弟。

我先去宏恩醫院找楊怡祥醫生看診,因為不接受網路掛號,可以現場排,幾乎有掛就可以看到,第一次到的時候時間快結束了,還沒有人,醫生問診後,初步表示,暈眩症患者不建議飲食含有咖啡因,要禁酒、咖啡,還有紅茶,什麼!醫生說,綠茶別的茶都可以,就是紅茶不要,震驚。

宏恩醫院找楊怡祥醫生,也需要做一些耳平衡檢查,經過診斷後,醫生說應該是家族遺傳,血管容易堵塞之類。

醫生開的藥後勁很強,睡到忘我的那一種,上班日真的不能吃,精神無法振作,周末吃的話還不錯,可以一路睡到掛。因為妹妹也都有症狀,比我早發很多年,過往只有耳脹痛,我應該是當時壓力誘發,吃完藥後來也就相安無事,偶爾喝幾杯紅茶有一種偷喝的小確幸,總共去看了兩次,沒問題後就沒有再去回診。

後來因為疫情,加上換季,4月耳脹,又頭暈,但沒有去年十月那麼誇張,睡覺動一下就會天旋地轉,總之剛好台大很順利掛號掛到楊怡和醫生的診,掛到了,第一次由住院醫生檢查、問診,安排後續抽血、X光、平衡功能檢查等,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耳朵灌水」,我幾乎在診間發出了尖叫聲之類,門口的人感覺被我嚇呆,我妹說我很誇張。

檢查痛到噴淚,護理人員說,如果妳眼睛閉起來就白痛了,要再一次,眼睛要張大。 馬上睜超大。 一走出檢查間,抱頭哭,其實就是痛到泛淚也沒有痛哭,我以為大家都跟我一樣,可是並沒有,我妹很淡定地完成檢查,可能對我來說這個檢查,耳朵過度刺激了。

經過重重檢查,獲得楊怡和醫生的一個印章,嚴格來說是兩個。如果想要給楊怡和醫生看診,很建議最近多刷刷掛號,因為疫情很多人改期,就會有空缺,我也是這樣意外地掛到,通常看診前一天,晚間六點可以網路掛號。

親和力:楊怡祥V

專業度:兩個都蠻專業V

想聊天找楊怡祥,楊怡和是不說話的那一種,一切都在印章表述中,我是還好,我覺得就知道為什麼,我回家會自己google哈,而且他們都很高齡了。

儀器檢查:台大V

用藥:台大V

台大用藥有加上自費項目,我覺得算是蠻完整,只是繳費時會驚一下;朋友有給楊怡祥醫生看診的有說可以說要採用自費用藥,會比較好,也給大家參考,自費用藥比較貴一點,但是藥會比較小顆副作用比較小。

兩邊用藥,我發現都有助眠效果,一開始吃都會想睡覺,需要一段時間適應,還有一顆會搭配有點像是鎮定劑成分,台大多了自費的BC群加強錠,經過診斷我是「前庭性偏頭痛」,網路說這是一種文明病,發生時主要症狀為眩暈,常常是數週或數月發作一次,且50%的眩暈發作同時伴有頭痛,有時會伴隨畏光、怕吵,以前不知道就是覺得會很不舒服想爆走,原來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啊(筆記)。 .

根據朋友的家人專業表示,不能吃這些品項是因為「牛奶、番茄、柑橘、巧克力、乳酪」內含有「tyramine」會影響血管神經的物質,導致偏頭痛。

查了一下網路資料後,寫得也有點困難,總之狀況不好的時候就少吃吧!

「tyramine」酪胺即對羥基苯乙胺,得名於酪氨酸,是一種痕量單胺。具促使兒茶酚胺釋放的作用。它無法透過血腦屏障,只產生非精神活性的外周交感神經作用。然而,同時攝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和富含酪胺的食物可能會引發高血壓急症。Tyramine具有促進catecholamine釋放與提高周邊交感神經活性的作用,普遍存於各式食物及其加工品中。

攝取後經MAO及cytochrome CYP2D6代謝而排除,故若長期攝取富含tyramine食物且同時併用MAOI,將使體內tyramine堆積且無法代謝,伴隨而來的臨床反應如嚴重頭痛、視力模糊、癲癇、胸痛等酪胺升壓反應(tyramine pressor response,收縮壓於短時間內上升 ≥30 mmHg)與高血壓危象(收縮壓 ≥180 mmHg或舒張壓 ≥110 mmHg)等,易發生在tyramine進食後30分鐘內,並可持續約1到2小時。

富含Tyramine的食物有哪些?

楊家三傑撐起台灣眩暈醫療半邊天楊蓮生行醫70年 楊怡祥、楊怡和承衣缽

「1924年,日本大正年間出生於高雄阿蓮的楊蓮生,歷經日本統治,醫學教育的養成是在台北帝大醫學專門部;在年近30歲之際,國民政府來台後才開始學習國語,並進入公立醫院一待50年,退休後在私人診所繼續行醫,超過70年診間人生,看遍販夫走卒、公卿將相,工作到最後一刻。

他的兒子楊怡祥,也在大學寒暑假時,被父親帶在身邊見習,楊怡祥去了美國哈佛、日本埼玉醫大,自言才從一位只知內耳的耳鼻喉科醫師,跨進小腦領域,成為專治眩暈的平衡神經科醫師。

楊怡祥的弟弟楊怡和也走上同樣的路,也以耳鼻喉科、特別是眩暈為主攻項目,目前在台大執業、任教。相較二哥楊怡祥對患者態度親切、直言把醫療當「服務業」,有著嚴肅外表的楊怡和,在勤於學術研究之下,常讓病人覺得「望之儼然」;他卻覺得,把病人的病治好,才是第一要務。」

我覺得很多病就是減少壓力跟多睡覺就會好,但是,偏偏又很難做到,妹妹是暈眩專業戶,她比較常遇到耳石脫落,比較常去馬偕看診,我是信仰權威跟看病方便順路,她比較喜歡親民的醫生,有時候也會說,實習醫生比住院醫生技術好耶,我說那妳要記得讚美他們,因為他們有可能就是未來的接班人了。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