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天確診乳癌時,開始申請重大疾病註記,還沒心情想到五年,就是一連串的治療,一個接著一個來,開刀、化療、放療,還有回診。

2016年最艱難的時刻,文字讓我跟社群有了連結,一開始是朋友的朋友,素未謀面的癌友同梯,後來寫在部落格上,陌生的留言卻莫名的暖心,到後來寫在臉書,在一次化療結束後,就更多人跟我一起聊天了,好像也不孤單了,那年的紀錄寫在《30歲的禮物:謝謝癌症,讓我更勇敢》。(如需購買紙本請洽粉絲團。)

一轉眼五年了,目前出版社決定不會再印,後續我還在想,總之這個版本即將絕版,如果有想法或是建議也可以透過粉絲團(oopsWu)訊息我。

在結束癌症療程,在職場工作好像有點不太確定,覺得自己很無能,很無力,特別想要做得更多、更好,可是卻往往難達到期待,快要被期待淹沒的時候,我寫了《我可以不勇敢:但我有面對脆弱的勇氣》,寫下看起來毫不費力的背後,絕對是費了很多努力才達到的樣子。

才可以看起來好好的樣子,每三個月的回診,都好像是一種命運的宣判,是好還是壞呢?還是沒事就是好事,我是不是可以為三陰性增加存活率呢?我透過不停的旅行,出國走走來讓自己減緩這種焦慮,搭飛機真的有一種世界很大的感覺。
起初搭飛機,還常常在飛機上夢到墜機,感覺潛意識還是有滿滿的生存焦慮,當時只覺得要是這樣就掉下去也太冤枉了,努力了這麼久,好像應該對自己好一點,後來遇到疫情,三個月一飛的紀錄就停止了。

停止了出國,沒有停下腳步,我開始從郊山走到大山,從家裡耍廢走到宛若遊牧人生的露營,這都不是生病前我會做的事情,我也不確定如果沒有生病,這種探索的慾望需不需要這麼急著去做,我習慣了以三個月為期的約定,我現在超級會做短期規劃。
可是我忘記怎麼長期規劃了,以前我超會長期規劃,我以後要達到什麼目標,所以我現在要去做什麼,現在我很會短期,可是我忘記夢想未來的能力了,我覺得很陌生,五年間學的都是短期規劃,這種能力很好,可是當別人問我以後呢?以後要去哪?我好像都只能回答對方我現在要去哪,「現在」對我來說很重要,以後的事,我不知道怎麼回答。

直到我做了一個需要為期超過三個月的決定,我每一天都想要放棄,因為我覺得我每一天都不確定我是不是可以走到終點,現在約定的日期就要到了,我才鬆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有一種這樣的感覺,我做到對自己的承諾,我要成為一個有能力的助人者,可以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成為真正的心靈富翁。
這幾年上了很多課程,從英文、花藝、瑜珈、頌缽、心理、書法等,上好上滿,最近又迷上編劇課,學習就是可以讓我心安一點,好像一直在前進的感覺,五年前開刀後寫下的文字,「我想是時候要真實面對自己,面對情緒,能活著,真的很好,我要力行減法,減去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如今看來,好像真的一步一步做到了,我沒有極簡人生,只有簡單過日子,過好每個日常,就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五年,從三十歲的禮物變成三十五歲的祝福,把每天都當最後一天,為了沒有遺憾的此生,謝謝每個善意的回應跟陪伴,那都是在沮喪時看見的微光,讓迷惘的心情有了去處。
除了持續挑戰自己,寫下自己與癌友故事,紀錄生命歷程,今年我也邁向下一段人生旅程,這感覺要另外寫一篇了,敬請期待更新,也幫我訂閱PODCAST到Apple Podcast給我五星評價,也可以透過小額贊助請我吃早餐支持創作。

律師|捍衛自己權利,了解重大疾病相關法規,原來可以請假365天,假不夠再留職停薪。
醫師|每個人在面對疾病都會恐慌,想確認是什麼問題,唯有聽醫生說才安心,當然也有例外。
看到這邊以為結束了嗎?還沒呢,哈哈,公開一些之前我拍的搞笑照,其實我自己光頭拍了很多好笑的照片,奇異果家族,這種都是自己笑自己覺得好笑,別人來說可能就會哭,所以疾病的笑話只有當事人可以說,他人不必說出口,光是眼神就讓人很傷心了,更何況是言語會傷人。


這是我罹癌時報名壓克力畫體驗,畫的作品,雖然有點笨拙,可是現在看還是很觸動,我媽把我治療期間上畫畫課的作品都掛在客廳上了,也就只有兩幅,一個是這個,另一個是未完成的油畫,我畫我治療前的最後一趟旅程在土耳其搭熱氣球,那是知道罹癌後,第一次感覺到輕鬆的時刻,感覺要當傳家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