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想要停下來了,彩妝師Vicky在粉專上宣布,2022年彩妝師生涯將告個段落。
對於未來的職涯規劃,Vicky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計畫,1997年開始當彩妝師,從彩妝到畫畫,本來就有這個想法,當時還沒有很堅決,在國外不像台灣,工作扛10幾20公斤,花上幾個小時到工作地點,一直換公車地鐵走路,脊椎因為長期彩妝工作受傷,英國不像台灣醫療方便,現在45歲了,好像該為了自己想一想。
「一直想要做畫畫這件事,但到底什麼時候要開始?」Vicky的老公全力支持她,「希望我專心做這件事,沒有任何目的,只要每天開心起床就這樣子。」
Vicky自己思考的點是,以前彩妝工作都是服務客戶,讓客戶滿意,疫情下覺得「讓自己開心是更為重要的事」。


來自不富裕的家庭,父母也總是吵吵鬧鬧,讓Vicky工作穩定後就搬離原生家庭,埋首工作,一開始在婚紗產業當彩妝師,她覺得自己不喜歡日復一日做同樣的事,畫差不多的妝容,其中有一年轉職,但還是夢到自己在化妝,所以又回來工作。
她給自己立定志向,想當時尚彩妝師,當時資訊不發達,所以她就用最土法煉鋼的方法,準備了作品,一家一家投稿,也打電話到編輯部,問問看編輯願不願意給機會試試。
回憶起當時投稿的狀況,她說,就是帶作品給對方看,那時候的她,一邊在咖啡廳打工,一邊上彩妝課,每個月收入不多,加上家中規定不管賺多少,都要拿一半回家,身上沒什麼錢。她印象很深刻,接到第一個通告妝髮包辦領了兩千元, 她很感謝當時少女雜誌的編輯願意給機會試試看,也就一路這樣磨練下來。
20幾年前的通告費,迄今好像差異不大,Vicky說,自己很認真肯拼,在少女雜誌圈口耳相傳,半年左右就可以靠彩妝通告,月入四、五萬元,幾年後,少女雜誌編輯轉職到時尚雜誌《美麗佳人》,編輯願意給她機會試試看,她說那天真的是很忐忑,做了很多準備,就是很努力做。
直到那天藝術總監說,妝這麼精緻,可以拍近一點,她覺得,好像在那一刻被認可了,那天後,編輯也跟她說,很驚訝,她可以做得很不錯,本來編輯也不確定行不行得通,但就是冒險一試,也讓她有機會得到敲門磚。






Vicky後來還請編輯幫忙,讓爸爸去拍攝現場看她工作,喜歡攝影的爸爸,那天問了攝影師很多問題,直到後來爸爸病逝後,整理照片才發現,三個小孩都有各自跟媽媽的合照,卻沒有人單獨跟爸爸合照,因為掌鏡的人都是爸爸,這才發現人生拼圖好像少了一塊。」
Vicky說,現在想起來還好有做這件事,一直以來都不會跟家人說發生什麼事,本來互動就少,也不會談心,也因為陪伴癌末的爸爸,讓她意識到怠慢了自己,她手機裡也都是工作照,很少自己的照片,
爸爸臨終前在醫院,對Vicky說,很想要再看看這個世界,家人才知道原來爸爸很想要再去旅行。爸爸說,他跟媽媽員遊去帛琉,海底世界好美,多希望跟我們一起去,他在講話的時候眼睛還是閃閃發光。
Vicky說,當時覺得很遺憾,因為以前的自己沒有能力帶他去旅行,自己也不願意花錢旅遊,因為放不下工作,很擔心如果這個工作沒有接會被取代。但是當爸爸離開後,她說,「我就想要用我的眼睛代替他的眼睛,帶他去看世界。」當時看到新聞上有人帶著逝世的家人公仔去旅行,所以Vicky就開始帶著爸爸的公仔去旅行。

她說,自己一個人出國,在此之前真的不可能,可是有爸爸相伴比較不害怕,所有的改變都是從爸爸癌末離世後開始,她從一個汲汲於工作的女孩,一夕長大,開始懂得去看生活跟看世界。
10年前爸爸過世,也從爸爸過世後翌年父親節,去學畫畫,因為爸爸也喜歡畫畫,但為了生活,爸爸沒辦法繼續他的興趣,那年沒辦法幫爸爸過節,她想做一件跟爸爸有連結的事情就去學畫,這件事也是一陣一陣的做,因為彩妝工作沒辦法長期投入畫畫。

38歲去泰國學英文、泰文,39歲去了英國,英國之旅讓不相信愛情、不婚主義的她,找到真愛,還記得爸爸過世前,最擔心她還沒有結婚,她也直接跟爸爸說,沒有結婚的打算。Vicky說,「沒想到老天就把人送來了。」「我們就是要經過這麼長時間,我才到這裡。 他在我到沒有多久前到英國,剛剛好,才碰到。」他們相遇的那年Mr.D 25歲。




結婚後搬到英國,剛好遇到疫情,會有從彩妝師退役的念頭,也是在此期間做的決定,疫情看不到盡頭,2020年結束在台開設的彩妝課回到英國, 一回到英國就遇到封城,平常喜歡宅在家,倒也覺得輕鬆愉快,但是第二次封城,又是幾個月動彈不得的時候,就覺得很焦慮,「對未來看不到盡頭。」
她說,「我努力這麼久,因為疫情就要放棄了,很受傷,回到英國後,我開不了口了,沒辦法講彩妝多美,我沒辦法,心情已經不是那樣子。」






彩妝師工作要面對人,跟別人一起工作,沒辦法相信工作上的人,有沒有認真在防疫,當失去跟人互動的信任,會覺得面對陌生人很害怕。在英國很多人口罩都戴得不確實,要自拍才戴口罩,這是普遍的現象,真的沒有信心面對其他人一起工作。
Vicky說,「大家出門都不再化妝了,彩妝有重要嗎?沒辦法說服自己這件事,過往信仰的價值有點鬆動。」「誰在意彩妝?都在家,時尚還重要嗎?這麼多生命受到威脅,這些外在還重要嗎?我還重要嗎?」越是這樣覺得,Vicky越是焦慮。
有一陣子明知道用不到這些彩妝還是瘋狂採買,她問自己,「明明覺得大家不在意了,我為什麼還是買了這些東西,但我也沒辦法說出這些東西有多重要,焦慮感讓我不停購買新品,忍不住買工作才會用到的衣服,可是這些都用不到了,各種焦慮襲來,沒辦法控制下來。」
「當時英國狀況很糟糕,越看越焦慮,惡性循環,永遠出不去了,焦慮淹沒自己,但又一直買東西,為什麼?又停不下來。」「我必須要停下來,如果我不停下來是為了什麼?」





在疫情期間不斷思索,焦慮也讓她困在其中,如果不再出門拍攝時尚工作,那麼也不會想要教學,實作跟教學要並行,才會不停進步,如果只是用舊的東西一直去給,停止雜誌拍攝工作,缺乏能量來源,沒有地方補充能量,只是一直給,這樣子不對。
加上彩妝師賴以為生的工具,化妝箱中的產品有近乎一半明年就過期,即使再愛這份工作,Vicky認為,都該為此設下停損點。「那我還應該繼續下去嗎?」 在思索期間,Vicky的老公一直問她,「在家裡,為什麼不畫畫?為什麼不?」她說真的很焦慮,直到有一天把事情都想通了,想完了,就開始畫吧,這也是當時給自己起床的理由。



一週畫3到4天,以前喜歡畫畫,但為了生活只能繼續工作,最近喜歡油畫,發現油畫裡面有很多學問很複雜。常常遇到詢問購買畫作的人,現階段還捨不得賣,Vicky說,「我今年45歲了,我想做我自己可以控制的東西,我想要感受自己進步。」
在視訊訪問的過程中,她也讓我看看身後爸爸的公仔,她說現在還是一直把爸爸的公仔帶在身旁,談到父親她止不住眼淚,問著有畫父親嗎?她說現在還沒辦法,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做到。



最後Vicky也分享,時尚產業是要跟時間賽跑的工作,很刺激也很容易焦慮,自從下定決心朝向新的旅程後,現在的她不急著吸收流行趨勢,不再為了生活汲汲營營,而能專注在自己的創作中,反而感受到緩慢的美好,這也是她第二人生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