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去淡水晃晃,有些地方其實距離不遠但如果少了特別的動力,很難啟程前往。今日天氣不熱,慢步在老街上天氣陰涼讓人格外舒爽,街頭藝人、老店舖一樣矗立在那,沒有人潮洶湧的擁擠,想逛的店家與想品嚐的小吃一次收羅完畢,漫遊淡水遊很愉快。







之間 茶食器 的擺設讓我驚豔,原來淡水小鎮有這麼雅緻的蔬食餐廳。茶器與畫作錯落有致的擺設,一進入餐廳就讓人放慢腳步,不自覺輕聲細語也頓時靜心下來,在舒心的空間中用餐不乏獨自一人閱讀用餐,也有三兩成群的朋友用餐,原來淡水老城鎮中也有一間不凡的蔬食餐廳。






攤開菜單開始選擇困難,從洋洋灑灑的菜單中精選想吃的,前菜的洛神花茶上桌猶如血腥瑪麗調酒,原來是洛神花茶與糖,法棍配茶籽油莎莎這組合絕美特別。



湯品是兩顆白雲飄飄的山藥泥羹湯,要喝時攪散入口清爽宜,再搭配生菜沙拉一起享用,吃蔬食一點也不會無趣。


香煎牛蒡烤年糕 茶酵母披薩 近期吃到的披薩都是狠角色,讓人齒頰留香不膩口。細切的牛蒡絲炒成醬燒款與海苔和彈牙的寧波年糕相佐披薩整體更帶Q勁與特殊,餅皮鬆軟帶脆香,層次豐富的表現讓人驚艷。


鐵觀音茶香義大利麵 以鐵觀音茶費工熬煮的茶醬汁為主角,炒出一盤獨特的茶香義大利麵,整體吃起來不是茶味極濃但在咀嚼中透著茶香,搭配水晶皮蛋更是一絕,滿滿季節時蔬還有紫蘇梅精釀的嫩薑,這盤義大利麵西式的長相中隱藏著濃濃台味。


馬偕博士的種籽 限量菜色光看名字真不知道是啥?原來是焗烤菜捲燉煮番茄醬汁,以馬偕博士傳入台灣的種籽食材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等…為發想入饌。上層鋪滿的起司溶入紅醬裡,奶香氣十足整體口感是今日最濃厚飽滿的味道



飯後甜點糙米提拉米蘇以土地為概念,層層疊疊,敷上手工焙炒的現磨糙米,口感相似提拉米蘇的口感,口味完全不是提拉米蘇味道,這算是一種中西合併的甜點。


京都老舖一保堂的抹茶,涮好後連同氣泡水一起端上桌兩者都是我的愛,怎麼能錯過!慢慢融入抹茶,晶透的氣泡水染上了綠,這口感特別茶香與氣泡的交織是一種跳躍感的節奏。



冰釀咖啡入口非常輕盈,本來很怕是炭燒濃厚,沒想到微酸帶香。茶飲是用「法國茶品–KUSMI TEA」頂級調味茶所著稱的茶包, 嚴選印度、斯里蘭卡、中國等亞洲各地茶葉, 搭配頂級配料:非洲馬達加斯加的香草、義大利卡拉布里亞的佛手柑, 與南法香水首都格拉斯的水果、花卉等配方。
起源於1867年,由Pavel Michailovitch Kousmischoff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所成立,深受王公貴族、上流仕紳喜愛 隨後第二代經營人在倫敦、巴黎、柏林等地開起了KUSMI TEA茶葉專賣店,在歐洲風光一時 直到第三代經營時,不幸遇上經濟蕭條又加上經營不善,品牌風采逐漸凋零, 直到2003年由從事可可與咖啡等貿易事業的法國Orebi 兄弟家族買下「KUSMI TEA」後, 將深厚的俄羅斯血統的茶館注入法國文藝復興的的法式情調, 因此KUSMI TEA 便正式成了有俄羅斯血統的法國茶。這茶包第一次與它相遇是在法國逛街時被色彩繽紛的包裝吸引很有俄羅斯娃娃色彩風格,今日巧遇當然要回味,果真喝起來舒爽愉悅!之間 茶食器 是一家很有特色的蔬食餐廳,餐點口味可以收服饕客的味蕾。



之間 茶食器 位在街尾,吃飽後慢慢散步往回走。路過了金帝阿伯鐵蛋,全程手工製成香氣足吃起來帶Q不過硬口。沿途當然是走走吃吃買買,海邊走走的蛋捲有想吃的70%巧可力口味與海苔肉紙捲,兩家淡水老牌手工魚酥各有特色都是涮嘴級零嘴,新建成的招牌餅老少鹹宜,雪文洋行發現法國來的帆布袋這色澤與圖案讓我手滑,雖然常常手滑反正我到哪都樣帶回紀念品。



福又又是老店換新裝的文青魚丸阿給店。來淡水就是要吃阿給,不過阿給我覺得還是斜坡上的最對我的口味,福又又的魚丸湯與炸甜不辣很不錯,尤其炸甜不辣魚味鮮活。淡水遊果真是吃很飽,當然也是收穫滿滿回家。



之間 茶食器
251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30號
02 2629 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