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ps│好書 oops│心理

好書摘要|《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Politics of the Mind: Marxism and Mental Distress)

《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

當我們在社會價值脈絡中理解疾病,我們所談的就不再只是「疾病」(disease),嚴格來說,應該是「病痛」(illness)。根據醫學人類學者Arthur Kleinman的區分,「疾病」出自於醫學理論和技術的命名、觀察和診斷,「病痛」指的是個人在特定文化脈絡之中,依據自身的身心經驗做出判斷和評價,是對生活環境具有意義的回應,經常牽動個人或群體的憤怒、恐懼、沮喪、羞恥感等情緒反應。

正如本特爾指出的那樣,即使是在些在童年時享受夢幻田園生活的人,仍然可能遇到心理健康問題:刀然,無數成年人的逆境也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負債、不愉快婚姻、苛刻的工作環境和失業威脅。可以說,造成人類痛苦的最大原因,就是在悲慘的環境中與其他人的痛苦產生交集。

解離:創傷的本質是解離。強烈的體驗被拆成碎片,因此與創傷有關的情感、聲音、影像、思想和身體感受,有了自己的生命。當它們真正地被再次體驗時,記憶的感官碎片變入侵當事人的現實。…解離也可以造成保護作用,作為一種保護手段,使個體能夠在精神上從難以承受的經驗中脫離出來。

依附理論:認知、情感和行為方式穩定發展且持續到成年期,創造一種人際關係模板,加強個人與他人聯繫的能力,能夠調節情緒,理解、推斷他人的心情,以及管理自律神經的興奮以應對具威脅性的感覺和處境。

那些經驗過正面幼年關係的人,更有可能發展穩定的依附方式,於是更有可能在生活逆境中表現出韌。有人認為,那些經驗過多負面幼年關係的人,可能會發展出不良的應對方式(可分為迴避、矛盾或紊亂),以致不能處理困難問題,據說更容易出現包括思覺失調等精神疾病。

馬克思主義方法有三個元素,首先以唯物主義來解釋問題。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不是建立於首先滿足人類生理或情緒需求,而是由累積資產的需求所推動。這意味著人類的需求,無論是情緒、性還是其他方面都被壓抑、扭曲或異化。從這個出發點才能真正理解心理健康。

第二個歷史性的解釋,人們生活中的事件,尤其早年生活,尤其是早年的生活,形成他們體驗這個世界的方式(雖然那不是單一的因素)。第三個是辯證方法,有兩個層面,在個人層面,思覺失調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便是幻聽到的聲音做出反應,包括害怕、嘗試回應等等。這些反應方式往往被當成他們自身的症狀。所以人們首先要主動尋求理解自身的情緒與感受,也要嘗試處理它們。本書主要論點是:我們集體的心理健康取決於階級鬥爭的程度。

如果人們沒有集體抵抗,就更會將感受到的痛苦跟壓力融入內心。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集體抵抗和反擊現行體制,就有助於促成心理健康。

《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Politics of the Mind: Marxism and Mental Distress)

作者: 伊恩‧弗格森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Iain Ferguson

譯者: 宋治德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10/01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