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亞馬遜書店、《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推薦的熱銷書《 第一次工作就該懂》,集結LinkedIn創辦人雷德.霍夫曼的職涯關鍵術,不只是創業必備的聖經,也是面臨職場困惑時的職場明燈。
作者認為,人人都是創業家,並不是因為人人都該創業,而是人們的基因中具有創造的意願,在現在的職涯發展已不若過往,可以在一家公司穩定過一生,也因此隨時調整,訓練跟投資自己都成為自己的責任。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事業:沒有成長就是在退化,沒有前進就是在後退。
他以亞馬遜書店作為例子,來談「測試版」概念,亞馬遜書店創辦人貝佐斯每年股東大會上仍會像1997年第一封信一樣提醒著,現在仍是網路與亞馬遜的第一天:「我們很樂觀,但我們必須隨時保持警覺心和迫切感。」
對創業家來說,「完成」是一個禁忌,因為卓越的公司不斷始終再進化,每個人也應當將此作為禁忌,把自己當作再製品,當我們在職涯跟生活投入更多,成長更多,永遠處於測試階段,迫使自己承認還有精進的空間,這是一種樂觀去看待自己還有能力去改進自己,進而改變世界。
這是本書中我最喜愛的一個概念,在書中還會探討到關於自我的競爭優勢、風險評估,建立人際真誠的關係等,最棒的是每個章節後,也會有一個行動計畫,更具體釐清現在我們所遇到的職涯困境,幫助我們跨出改變的第一步。
A、B、Z計畫:讓人生隨時保持彈性
很多成功的書都讓人感覺到這些成功人士一定早早就立定志向,才得以實現成功,其實不然,很多人都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針對新的專業軌道進行應變,就像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說,「我之所以沒有計畫,那是因為計畫會把我侷限在現有選項之中。」
創業家可能沒有實質的發展藍圖,但時時刻刻都在做實際規劃,這種調適型規劃為ABZ規劃,A計畫是現在正在做的事,目前的競爭優勢,執行A計畫時,應該邊學邊做,反覆試驗做調整。
B計畫則是改變目標或方法時所採取的應變政對策,我們不必準備太詳盡的B計畫,因為存在的變數太多,一但採用了B計畫,那麼堅持去做就變成了A計畫。
Z計畫則是救援方案,Z計畫的穩定性則能讓我們承擔A、B計畫中的風險與不確定。
這個世代: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帶著走的獨立身份
LinkedIn創辦人雷德.霍夫曼建議,不要把LinkedIn個人檔案的標題設定為XX公司與職稱,而應該建立為個人品牌或是資產導向的稱謂,比如說,創業家、投資者等,開一個部落格培養公信力,累積與特定雇主無關的工作成果,如此一來轉換工作時,就有一個帶著走的身份,同時你也是自己的主人與人生創業家。
列出行動計畫
- 寫下你在現今市場上的重要資產
- 比較你的實際行動與你口中的報復落差
- 此時此刻你如何為自己的工作增加價值
- 規劃軟性資產投資計畫藉以了解市場與成長機會
- 列出對目前職業的疑慮與問題
- 寫出目前的A計畫與Z計畫
- 約一位轉換跑道的同行聊天
- 列出培養綜合能力的計畫書
- 工作之餘投入一個實現性的次要專題或是課程
- 建立一個和雇主、現居城市、產業無關的獨立身份
- 騰出一天的時間刻意不安排特別行程
- 找一天作為「肯定日」
- 找出你人脈中總是有機會接觸有趣事物的人
- 自創社團或是聚會
- 思考生活中的風險依照風險排序
- 讓自己成為別人遇到特定議題想要諮詢的人
這本書在每個章節後列出的行動,當然還佐以一些實際可以做的思考,在此只有簡單紀錄,因為我有書籍可以隨時翻閱,很推薦在職場或是人生有困惑的時刻來閱讀這一本書,非常實用,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能從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購書這兒《 第一次工作就該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