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也是一堆媽媽朋友看完淚流滿面,因為沒有小孩我也不懂育兒苦,但劇中有提到金智英的爸爸重男輕女,那一段就很有感觸,因為我們家族也是重男輕女,雖然我們家都是女生,可是媽媽在那個年代因為生女兒,壓力很大。
本來以為我是男生,結果是女孩,一直生到第三個小孩都是女生,所以我跟小妹年齡差距很大,當時因為爺爺、奶奶很在意,好像是外婆抱著小妹,還說,要不要去跟別人換小孩,外婆與媽媽淚流滿面的概念。
不是每個小孩生來就是被祝福的,我是在娘胎裡受祝福,出來後就帶著一種期待的遺憾長大,我可能是種下媽媽一生不快樂的起點,從我出生後,她沒有一天真正的快樂,以至於我也極少得到她的肯定。
生病後,我就是改變了很多,像是如果覺得我自己做得還不錯,我都會提醒別人讚美我一下,不會再苦苦等待別人肯定,主動出擊!多數時候,朋友都蠻配合,我也會禮尚往來,發自真心讚美,說好說滿。
但曾有人問我,「到底有什麼問題?這麼喜歡被誇獎?」 我有一剎那愣住,後來想一想,我就說,因為我前半生,過得太累了,很少被誇獎,我是不管做好、做不好都會被罵的,但生病後,因禍得福,就再也沒被罵了,所以我蠻開心我生病,有很大一部分是這樣,感受到愛。
這段我在《30歲的禮物》書中 也有寫,在此就不贅述了,讓我們來聊聊劇情。(以下有劇情雷)
《82年生的金智英》( 82년생 김지영)改編自韓國作家趙南柱(조남주)暢銷小說, 女主角是鄭有美,男主角是孔劉,兩人飾演夫婦,育有一個小孩。
電影敘述1982年出生金智英(鄭有美飾演),她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許多角色, 是某個人的女兒、妻子、同事、及母親,金智英在生完小孩後,放下職場工作,照顧小孩而得到心理疾病的故事,兩人面對小孩照料還有婆媳問題、家庭關係等,各種人性衝突,透過金智英的視角,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女人從職場走入育兒的生不由己。
金智英的視角看到韓國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包括去看醫生時,醫生問她,「飯是電子鍋煮的,衣服是洗衣機洗的,為什麼手腕會痛?」
金智英在做心理諮商時,對心理師說,「我有時是某個人的妻子、某個人的媽媽,這樣子也不錯,但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被困住了,繞過這道牆走別條路,還是一道牆,我有時候會想是否一開始就沒有出口。」
心理師對金智英說,「妳知道治療病患最困難的是什麼嗎?是讓病患願意乖乖坐在面前,妳願意坐在我面前,就表示治療有可能成功。」
電影中,金智英回憶畫面湧現,「家長們都是隨便說說,因為他們無話可說,未婚的時候催趕快結婚,結婚以後催趕快生孩子,有了女兒,又說再生兒子,生個孩子也不會改變什麼。」那些長輩們的話,真的要三思而行啊,過年要到了,大家看完電影,可以勇敢選擇做自己,有時候長輩只是沒話題,結婚生子的話題就是萬年開場白。
金智英的老公(孔劉飾)沮喪的對金智英說,「我有點擔心失去,你好像是因為跟我結婚才變成這樣的。」老實說,如果老公是孔劉,所有的委屈都可以少一點。

本文圖取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