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是一部當代愛情恐怖片,很寫實,最後一幕稍稍撫平在電影中受創的心,所有愛跟不愛都有著相似的故事,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如果兩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那就是兩個人各自的生活,而不是「我們」,愛某種程度上要保有自我,也要有所妥協。
《婚姻故事》入選《紐時》、《時代》年度十大好片,也獲得金球獎6項提名,說實在這部片除了開場跟結尾,中間有很長的部分讓人不安與恍惚,大量的日常,讓很多人撐不過前30分鐘,只能說,《婚姻故事》「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我也是分了兩天才看完,建議沒耐心的人至少要看前面30分鐘,再跳到1小時20分,這邊開始要認真看, 爭吵那段,開始覺得想哭,最後一幕兩人心情的和解,更是覺得愛情走了,但愛情真的曾經存在過,先有相愛才有相殺。
從電影中,看見兩人關係的裂痕,本來想互相靠近的兩個人,隨著劇情推演,透過律師視角,去揭開婚姻的不堪,在彼此的心受傷暴走,情緒潰堤,彷彿讓人想起,在愛情裡曾經受過的傷,在別人的故事裡,也流幾滴自己的眼淚。
如果當時男主角能夠給女主角一個適切的回應,或是有點實質的作為,也許就不會有遺憾,人生要面臨很多分別,不只是愛情也有友誼,如果能在最後得到對方的理解,帶著珍重對方的心而離開,我想雖然傷心,但至少撫平了某一部份的傷痕。
史嘉蕾喬韓森飾演的女主角妮可,就算要分別也不忍傷害對方,她在律師面前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在這段感情中,她漸漸失去自我,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與鼓勵。

亞當崔佛詮釋的男主角查理,他愛妻子妮可、愛孩子,卻因為創作理想,而忽略另一半的需求,當妮可想要離開這段關係時,他仍搞不清楚,本來好好的,怎麼說變就變?其實一直都沒有好好的,只是另一方的體貼,被當作理所當然。
查理哭著罵妮可,20幾歲時,說要結婚的是妳,說要生小孩的也是妳,但今天說變就變, 他用最惡毒的語言咒罵最愛的女人,當他意識到失控時,大哭,兩人抱著痛哭的那幕真讓人動容,我們總是對愛很保守的付出,卻對恨加倍奉還。

回應兩人在諮商室,諮商師要兩人寫下對方好的事,給對方的一封信,當時妮可不願意把信交付給對方,她太傷心了,傷心到沒辦法朗讀信中的字字句句。
最後一幕,查理接過兒子朗讀讀信,念著當時妮可寫給查理的信,「我之所以愛查理,是因為他有著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從來不會因為遭遇挫敗,或是因為別人的想法,就放棄自己的目標。他每次吃東西都草草了事,好像東西可能不夠大家吃一樣,一定要把三明治壓得扁扁的才吃掉。
他非常講究整潔,我需要他才不會天下大亂。他很節約用電、很少照鏡子,還有他的哭點很低。他什麼都很會,自己補襪子、自己做晚餐,還會燙衣服。他很少被擊倒過,相比之下我卻經常半途而廢。他坦然接受我的各種情緒,不會跟著我失控,也不會讓我難為情。
他很會穿衣服,不會穿的很邋遢,這點很少男人能這樣。他很好強、很喜歡當爸爸,一般人討厭的東西他全都愛,例如亂發脾氣。他喜歡的程度幾乎讓人討厭,但是通常都很體貼。他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關於這點他和亨利很像。他可以在別人牙齒或是臉上沾到時告訴別人,卻不會讓對方難堪。
他白手起家,至於他的父母…我只見過他們一次,他說在他小時候父母常酗酒,還對他暴力相向,因此他毅然決然地從印第安納州搬到紐約,現在成了道地的紐約客,不管身邊有誰,他都能打造出家的感覺。他對這個劇團所施展的魔力,讓大家覺得毫無隔閡,就連實習生都覺得輕鬆自在。他可以記得所有圈內笑話,做事有條有理,也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不像我…什麼都說不出來。
我認識他二秒鐘後就愛上了他,就算愛他已經沒了意義,我今生還是會繼續愛著他。」
如果當初查理早一點明白,也許就不會走到今日,但人生沒有如果的事,只能說,沒辦法一起走到最後,但愛過總是愛過的,總是有人願意在愛裡面,用盡全力去愛,在無法再愛的時候,好好說再見。
圖取自網路、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