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朋友問我,「有個賺錢很快又簡單的方法,妳覺得會是什麼?」我說,「是詐騙啊。」天下沒有不勞而獲,但賺錢確實有道,多數台灣人都是中產家庭,我們沒有金湯匙,但我們可以富養自己,自己的湯匙自己鍍金,今天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年,我的理財之道。
賺不多也能財富自由 理財之前先學會打理自己
首先我們來定義賺不多,我想先以最低薪資標準來作為衡量,如果我是一個領最低薪資的人,那我要怎麼從被追著錢的日子,變成被錢追的日子呢?首先先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並且學習獎勵自己,每個月領到錢,先把要活下去的基本支出算出來,剩下來的錢至少有一筆金額是獎勵基金。
先認識到「賺錢是快樂的」,而不是「賺錢好辛苦」,先練習轉念,當你覺得賺錢快樂時,自然金流也會慢慢變得健康,而不會成為一灘死水。
先認識金錢,再來學習投資自己,我一直認為,理財的第一步不是學習錢滾錢,而是認知到自己要什麼樣的生活,望著錢看,錢永遠都不夠,第二筆金額可以存旅遊基金或是學習基金,試著去把眼界打開,透過探索世界或學習去打開感官。
第三步,開始賺錢了,找到自己的生財之道,斜槓時代試著轉換自己的才能去變現,像是我學習了花藝師課程,學成後開課分享文章,這些都不能立即獲利,但持續耕耘就是自己所長,沒有一步登天,但能積沙成塔。
大學念中文系,一路以來仍持續進修寫作,超過十年的文字工作經驗加上額外進修,現在的我,已經能精準使用文字,並且讓寫作成為我的主要收入,對我來說,書寫是快樂的事。
從生活中練習業務力 為自己創造附加價值
想要財富自由,先要心的自由,先透過專長為自己賺到錢,再來看自己適合哪類型的投資,市面上有許多理財工具,先評估自己適合哪類型的產品,先做功課,評估再入場。
以前人家都說開源節流,我是走開源開流的路線,一開始就是盡可能兼職,大學時就一邊在大型補習班當導師,也順便當作文老師,有了補教經驗也開始接家教,因為教得好,補習班留班率高也拿到另外的留班獎金,這是我的業務啟蒙,原來幫公司帶財就是幫自己帶財。
不要排斥多幫公司一點,創造自己的生財價值,如果主管看不見,至少同行都能看見,工作機會自然是少不了的,大家都喜歡積極的人,多數的人在職場上就是求一份溫飽,少數的人為公司創造附加價值,別忘記這些不是為公司也是為自己,磨練業務能力,是很重要的事。
很多人討厭業務,但我們都喜歡行銷,其實本質上很相近,都是把「好的產品推出去」,前提是產品要是好產品,害人的歹路不要走,產品定義很廣泛,現在的時代,人人都是一個品牌,行銷自己也是一種能力。
奧黛莉專欄│小資理財術 財富自由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