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某個新聞快轉的瞬間,錯過劉宸君的新聞報導,2017年劉宸君走訪印度、尼泊爾,本是人生的一場壯遊,卻在大雪之中,永遠留在他摯愛的山裡,在尼泊爾遇到大雪受困河谷47天離世,至死仍以他摯愛的書寫相伴,他的摯友用他最愛的文字,將山與他的文字永遠的留下來。
一開始知道這本書,是在一個記者的臉書,看了介紹後,當天就在誠品入手這本書,誠品有四款封面的陳列,我選了左一的封面,喜歡多一點天空,網路書店是隨機出貨。
巧合的是當週有新書講座,講座當天,真的是累到癱在家中,還好後來去了,聽了作家吳明益與作者劉宸君的摯友羅苡珊,談論山如何迷人,山的美學,山的書寫,這一晚用文字進入劉宸君摯愛的山的世界,我們聽的入迷,當然看著書時,總會想,如果他能看看自己的書,該有多好?這麼多人喜愛他的文字。
山讓劉宸君永恆的留了下來。吳明益談到,他心中的劉宸君,也舉了許多例子,談及登山者所見的世界純粹的很美麗,會去到山裡的人都是真正喜愛山,當身體進到這個環境的感受,是假不了的。大自然美學,來自痛苦的轉變,
在寫給羅苡珊的信件中,劉宸君説,「如果我們有幸被救援,我們原定半年的旅程可能就不能繼續下去了,旅行的責任暫時由你接續下去,我們已經凝視過一次死亡。我在現在非常思念自己生命所經歷過的一切,同時希望自己能活著繼續承擔生命。」
「到了這岩洞後,我想跟你說的才都是真心的吧。所以千萬別怪岩洞,如果沒進來,我是死的,我們還是一樣不快樂。」
「夜晚的時候我會很痛苦,因為我好想家,想把單純的自己給你們看,但如果肉體回不去了,我互惠把一部分單純的自己放在山上,一部分帶回家。」
「你不要擔心我了,我這輩子一直到現在才學會真正地放鬆,儘管真的很想活著,接下來交給山安排了,但即使食物不夠了,這樣一直寫一直寫我就覺得自己不會死了。
直到此時,我才覺得自己真的成了作家。」
〈回家〉是我最喜歡的一篇,對熱愛文字的人來說,面對生死交關,書寫是靈魂的救贖,能夠乘載生命真正的重量,記得當時面對離癌的徬徨,我也是用書寫找到心的出口,可以劉宸君受困大雪之中,不停寫下想留給這個世界的話,那是他用他的方式,去安慰所有還活著的人,他知道,生死有命。
感謝他的父母與摯友,將他的文字彙整成書,這讓他以另外一種方式永遠的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