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ps│電影

電影|《RBG:不恐龍大法官》:露絲拜德金斯伯格一生為平權奮鬥,癌症也不能阻止她坐鎮法庭的決心,87歲的她活得比誰都精彩,感謝她為平權的貢獻,為歷史寫下精彩的一頁。

「我從來沒要求過特別禮遇,我只求我們的男性弟兄們,別再把腳,踩在每一位女性脖頸上。」 (I ask no favor for my sex. All I ask of our brethren is that they take their feet off our necks.)《RBG:不恐龍大法官》 (1933.3.15 – 2020.9.18)

RBG是「露絲拜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1933年3月15日-2020年9月18日)暱稱,她同時也是美國最高法院最年長的大法官,在社群時代擁有「聲名狼藉 R.B.G.」代稱,早年以平權聞名,晚年則以獨具一格的個性,深受年輕人喜愛,出現大量模仿她的影像、服裝、紀念品,就連露絲拜德金斯伯格都會買來送給親朋好友,這部片是金斯伯格唯一公開接受拍攝之紀錄片,透過她的ㄧ生,探看美國過去 60 年性別平權運動歷程。

「我從來沒要求過特別禮遇,我只求我們的男性弟兄們,別再把腳,踩在每一位女性脖頸上。」紀錄片以這句話為開頭,也以這句話作為結尾。這句話典故出自19世紀女權發聲者Sarah Moore Grimké所說的。

今日傳來她逝世的消息,讓人再次想起她精彩的一生,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露絲拜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 因轉移性胰臟癌併發症離世,享年 87 歲,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二位被指派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女性,因性別差異因素,自身的求學與工作歷程常受到不平等待遇,她長期投入種族平權與轉型正義的訴求,也是女權的先鋒。

RBG:「當年我總自詡為幼稚園老師,因為那些天真的男性大法官,從不認為性別歧視存在。」

 
「身為女性,我從未要求過特殊禮遇,只希望社會上的男性弟兄們,不要再壓迫我們女性同胞,將他們的腳從我們的頸上移開。」絲拜德金斯伯格藉此表達她的理念,深受母親教育影響的她,從不認為自己表現遜色於男性,無論在康乃爾大學、哈佛大學或者是哥倫比亞法學院裡,她的成績都名列前茅,更被選入哈佛大學在校生前二十名才進得去的期刊。但在那個輕視女性的年代,即便她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獲得老師推薦,仍然沒有任何一家事務所願意雇用她,連讓她去實習的機會都不給。

11

露絲拜德金斯伯格在當時有許多人追求,而她愛上Martin David Ginsburg的原因,正式因為在這個男生面前,她不用裝笨,可以盡情展現自己,也因此兩人的愛,走過50多年,相知相惜。

他們在1954年結婚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當時21歲,他們後來一邊唸書,一邊也有了女兒,女兒的誕生迎來新生的喜悅,但接踵而至的是丈夫罹癌,她得一邊兼顧學業,不只是自己的功課,她還幫丈夫做筆記、複習功課,照顧小孩,她一肩扛起這個家。

丈夫康復後,也隨著他的新工作,舉家遷移,相較丈夫的開朗、外向,她顯得低調而內斂,但每一次在法庭上,為女性、男性,為平權發聲都強而有力,她堅定的朝向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個人算是格外幸運,能遇到好的另一半。從我們相遇第一天開始,他就深信,一個女人的使命,無論是在家相夫教子、或在外衝事業,都跟男人同等重要。」RBG

Martin David Ginsburg (June 10, 1932 – June 27, 2010)逝世,丈夫逝世後對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是很大的打擊,她把心思都轉移到工作上,比平常更投入工作之中。

170517114201-06-justice-ruth-bader-ginsberg-super-169.jpeg

CNN訪談影片

電影上映後,去年11月露絲拜德金斯伯格跌倒摔斷了3根肋骨而入院,又傳出3度罹癌,罹患大腸癌,胰臟癌與肺癌仍以 85 歲之姿站在法庭,《RBG:不恐龍大法官》電影中她有很多的自述鏡頭,她在罹癌後,找了私人教練,要把身體練強,她已經是阿嬤的年紀,可以做20個伏地挺身,連我都覺得欽佩不已,我大概只能一下吧。

33

為了活下去,她很努力,而不只是活下去這個念頭而已,這部分讓我很動容,很多人常常對我說,「那是因為你很樂觀」、「那是因為你比較勇敢」,不是我比較勇敢,而是為了活下去,我們要學著勇敢,堅強,沒有人能幫我們活,只有自己可以。

RGB2

自1993年被任命為大法官以來,她在法庭一直受到關注,至今周邊商品熱賣,也顯示其在社群上的超級人氣,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在美國創下近 5 億新台幣的票房,

在紀錄片中,由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的視角,去看女權的演進史,現今覺得理所當然的權利,都是由前人努力爭取而來,她不只為女性挺身而出,她也為弱勢男性挺身而出,用案件來證明平權是普世價值,沒有人應該因為性別而被差別對待。

露絲拜德金斯伯格在哈佛唸書時期,常受藐視認為女性佔據了男性入學名額,但她用實力證明,她就是比男性還要會念書,甚至入選哈佛期刊撰述者,再後來她爲女性入軍校上法庭,她用她的所學不卑不亢為女性爭取一席之地。

4420190301184054-67a9f7c7f113c8e4137cb2808a0bb281-mobile

《RBG:不恐龍大法官》除了她本人現身說法外,還找來了她的子女、孫女、兒時友人、同學、法院同事、法律系學生、電視台製作人還有以她為主角出版暢銷書《聲名狼藉的R.B.G》(Notorious RBG: The Life and Times of Ruth Bader Ginsburg)的作家們、就連任命她的前總統比爾柯林頓都入鏡,這不只是一部紀錄片,更是近代平權史。

GettyImages-85060254

1960年代,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成就集中在教育和論述上,1970年代後,露絲拜德金斯伯格代表訴訟多個女性法案,也因此促成美國法律上修正了多項性別歧視的條文與判例。

1980年代她被任命為上訴法院的法官,1993年被當時美國總統的比爾柯林頓提名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成為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RGB

2013年美國最高法院表決同意廢除《選舉法案》保障非裔美國人選舉權利的條款,露絲拜德金斯伯格反對的陳述,在網路上發酵,被年輕人視為黑寡婦、神力女超人、崔妮蒂等超級英雄,這位惡名昭彰、大聲對錯誤決議提出反對意見的大法官RBG,是時代的良心,法庭上的反對者,因為常常不合群,所以被戲謔為「聲名狼藉RBG」。

螢幕快照 2019-03-25 上午2.25.40螢幕快照 2019-03-25 上午2.25.55

音樂也很喜歡,快去看電影,這部片很推薦,真實的感動。

“I’ll Fight" | Jennifer Hudson | Music & Lyrics by Diane Warren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RBG’)

RBG在社群上很夯,圖取自網路。

備註:20200918更新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