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ps│專家說

醫師|每個人在面對疾病都會恐慌,想確認是什麼問題,唯有聽醫生說才安心,當然也有例外。

謝謝台大醫院外科部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王明暘為《30歲的禮物》推薦,「作者在面對生命中重大疾病時,仍能保持自己原來的本質,以幽默的筆法,真實地紀錄就醫的過程,這是一本大家都應該看的書,讓我們瞭解在面對疾病的困境時,可以保持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對如何和生病的親友相處,有不一樣的視野。」

王明暘醫師不只是推薦人也是我的主治醫師,也是超級讀者,第二本書《我可以不勇敢》也給予支持,他說,寫得很棒,下次可以寫癌症親友的故事。我說,交給醫師來寫,出書的壓力不能只有我知道,大家一起來。特別感謝醫師這次受訪,說了很久,終於完成任務。

IMG_7764
醫生真的很親民,沒想到我有拍下來吧!記者職業病,覺得有趣先拍再說。

年輕女性檢查以超音波為優先,40歲以上則是乳房攝影

醫生說,基本上想檢查都可以檢查,但在臨床來說,30歲以下的乳癌比例大概是5%6%,20歲25歲案例較少,建議差不多25以上就可以開始。多數患者,還是摸到腫塊來就診,如果真的會擔心就去做個超音波,沒事就知道沒事。

至於年輕女性,建議先做超音波檢查,有懷疑再進一步做乳房攝影,因為腫瘤跟乳房攝影都是白色,其實不容易看到腫塊,所以沒有必要先做攝影。40歲以上有家族史,則可先做攝影,若沒有病史則可以從45歲開始做乳房攝影檢測。

這個問題也是最多癌友關心的,總會問「自己罹癌,女兒應該幾歲開始檢查?有家族病史,幾歲開始檢查?」醫生說,乳癌有25歲得到,也有80幾歲得到,所以政府的乳房檢測推廣從45歲開始

人,回到根本只是想確認自己的問題

醫病關係是互信,把病交給不信任的人,也不適合。女生買衣服本來就會比來比去,看醫生難免,也是常情,醫生說,「我會叫病人回去想,我們再來敲定。」把決定權交給對方,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當醫生有基本規範、倫理,可以提供專業諮詢,但病人提出想法,醫生可以看是否可行,一起解決。

對醫生來說,真的有病都不會拒於門外,通常會拒絕都是沒病想要看。很多人沒病,就是「感覺」好像有問題,就會一直來檢查,對醫生來說,就是佔據了其他人的看病時間,對病人來說,他其實只是想確認自己的問題。

 

對病人來說,罹癌都是第一次

全台灣一年新增一萬四千多個乳癌病人,十年前才六、七千人,增加的人數很可觀,但沒有年輕化,比例上差不多,只是人數增加,感覺變多了。

「癌症」對醫生來說是例行公事,但對很多病人來講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觸,以醫生的立場,會希望給病人一個完整的說明,因為每個人都值得被好好的對待。

每個人在過程中都有恐慌的時候 

醫生說,每個人在過程中都有一個恐慌的時候,人不曉得要幹嘛的時候才會慌,定下來才會聽,尤其喜歡聽醫生說,明明護理師都說過了,但就是只相信醫生,只要聽醫生說,每個病人都不太一樣,講很多比較安心,安撫病人的焦慮,這也是作為一個醫生的成就感。「但你是特別個案,你不恐慌。對你來說找資料是樂趣,可是對有些人來說,想要別人告訴他。」

螢幕快照 2018-02-28 上午11.12.56

沒有根據的文章成為逃避的出口

有高學歷病人,看到網路文章說,把腫瘤切掉會擴散,家人看到文章所以想很多。醫生說,很多人用網路上的文章,來談意外的東西,把自己投射成那個做了A就會變成B的角色,而沒有看到病情的全貌,「很多人這樣做都安全」,何必執著沒有根據的文章,跟自己過不去。老實說,病人很多時候,會執著在自己想看的東西。

坊間也有許多來路不明的療法,有些是為了斂財,有些是信念上誤導,像是用這個癌就消了,但這個概念本身有謬誤,腫瘤沒開刀先治療也會消,只是消除,但還是會在長,還是要依據醫生建議的治療方案來進行,用科學的方法,讓自己不要走冤枉路。 

其實很多事會被相信,都是在賣希望。像是有些坊間療法,人就是好奇,想看,所以為自己找來麻煩。醫師認為,這些業者用病人想抓住浮木的心,斂財,在別人絕望的時候,用希望趁人之危,不可取。真的沒有用,還要用,那醫生又能怎麼辦呢? 

醫師的說法決定病人的看待觀點

「切到卡好」,有些病人會自己想要切除,對醫生來講,切掉一個良性腫瘤恢復也還好,不會鼓勵,但別的醫生怎麼做就不知道。很多醫療糾紛,就是在病人、不同醫師的轉述中,產生誤解,一件事的觀感做法不同,出發點很難去說,初心很重要。角度不同,看事情不一樣。

「上一個醫生沒檢查到我的病。」當病人說這句話,後面醫師怎麼講,決定病人觀點。有人從外面來,說前一個醫院怎麽說,下一個醫生就會更注意,間隔久,會比較明顯,後面永遠比前面容易看。醫生也是人。怎麼說決定關鍵,是人會有的缺點就會有,怪別人也有。怪別人最簡單,人最難就是面對自己的錯誤,無論如何主治醫師都要扛主要責任。

對很多病人來說,不認識醫生,可是認識台大醫院,覺得台大就是好,就來了。醫生坦言,可以理解很多病人的無助,台大是因為前人的努力,才有這樣的資源口碑,醫生盡力,病人也要珍惜資源。

 

%d 位部落客按了讚: